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年的躲震

(2008-05-19 17:14:24)
标签:

文化

 

·风吹红尘·

当年的躲震

 

    我也躲过地震,那是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当知青的时候。

    记得云南某地地震,版纳有感,于是,上面下通知防震。防震,主要是怕房屋倒塌压着人。对此,我倒不怎么在乎,因为居处甚陋,不怕它倒。我那时的房子,系用几根树木栽入地中作柱,中高两边低,再上梁,挂上竹制的椽子,铺铺草排即成顶。至于四边的墙,系用竹篱编成,很轻巧。这么简单的设施,倒了也不怕,只要梁不打着人,拍拍灰就可以从虚墟中站起来。我虽有1/3间瓦房,却喜欢住在草庐里,因为草庐可独居而自由,而瓦房须群居而不自由。当然,睡觉前也会有些担心:假如地震半夜里爆发怎么办?假如被梁打着怎么办?但转念一想:“富贵由命,死生在天”,随他去,也就阿Q式的释然,不一会便进入黑甜乡了。

    我是因陋就简地躲震,可有些知青同事却不这样。这些能工巧匠们煞费苦心地设计出一种防震屋。这种防震屋,构思很精致:它纯系木结构,梁柱用榫咬合,成一框架,然后顶上绑椽子置草排,墙围竹笆,中间隔断,分出卧室和客厅,像模像样了。这样的防震屋自然不愁天摇地晃,住进去,既舒适又安全。知青的这项发明迅即蔓延,连不少农场的老职工都请这批“知青鲁班”来营造。只可惜那时无“专利法”之类的玩艺,不然,定可为此申报一项专利,让发明者得利又出名了。

    防震防震,防而已也,其实无震。我77年考上大学离开版纳农场,这类房子还不少呢!

    这次汶川大地震,从电视中看到满目疮痍的镜头,心为之痛,不由得回想当年的防震屋。依我看,防震最关键的是房屋不塌,房屋一塌,夷为平地,死伤必多。时过境迁,知青们当年设计的防震屋迄今已不可能推广了,哪来这多的木料可用!但盖房时一定要多用点脑子去提高其抗震力,使房屋能颠仆不摧,则居者万幸,方不致被活埋(一些开发商偷工减料,玩“豆腐渣工程”。此不具论)。吃一亏,长一智,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应该聪明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