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几天,如饥似渴地读完了孙瑞雪老师的《爱和自由》,引起共鸣和反思之处颇多。
小猪猪出生后,我信心满满,自认为能够成为一个民主开放的好母亲,在父母保姆等多方的压力之下,我一直为小猪猪的自由做着不懈的努力和斗争。
随着小猪猪的成长,我的努力似乎也茁显成效。小猪猪哭闹的时候少,开心快乐的时候多。用我一个学中文的表妹的话总结:“是一个特有激情的小孩。”会说话后,小猪猪更是显得有礼貌懂道理,愿意主动叫人,征求她的意见总是说“好”。现在想来,是因为那时的她还不明白“好”和“不好”的区别吧。
多么美好的孩子啊,听着周围的赞誉,我偶尔也为自己的教育成果沾沾自喜。然而突然有一天,孩子开始说“不”了,当她逐渐明白“不”的含义而斩钉截铁地对我说“不好”“不行”时,我受不了了,我甚至对孩子动用了暴力。
在我不断地教导孩子“你要听妈妈的话”之后,我开始反思:把孩子教育成只会听妈妈话的乖宝宝不正是我过去最嗤之以鼻的理念吗?为何现在我也在犯同样的错误?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孩子成长了,作为妈妈的我却不知道成长了的孩子心里在想些什么,因为我一直在原地踏步。
我迫切地感到自己需要进步,于是找出了过去收藏的懒妈友童的博文《我眼中最值得父母阅读的十本育儿书》。说来惭愧,这篇优秀的文章我已经收藏有一段时间了,当时总觉得孩子还小,买这些书恐怕为时过早,于是被我束之高阁。没想到孩子的成长速度惊人,现在找出来,希望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对研读了大量育儿著作的懒妈友童的钦佩感激之情不寓言表。对我来说,要读完那么多书,可能还需假以时日。研究了一下,结合自身实际选了五本:《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和孩子划清界限》《倾听孩子》《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最先打开的是《倾听孩子》,读了几页后发现理论性较强,需要用心慢慢去体会,于是换成了《捕捉儿童敏感期》。有些急功近利,不过我真的太需要从书中获得实质性帮助了。书里所列的孩子们的事例常常让我发出会心的微笑——哦,原来孩子都是这样啊。
接下来我打开的是《爱和自由》,真不愧为中国妈妈的“育儿圣经”啊,书中所呈现的全新的教育理念让我为过去对待孩子的粗暴行为感到痛心,也为自己作为妈妈却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感到惭愧。
很多人,包括幼儿园的老师见到小猪猪后都说我教得好,然而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开始反省:我是否总是通过“教”在干涉孩子的自由?在“教”的过程中我是否剥夺了孩子体验的乐趣?我这是真正的爱吗?我真的把爱和自由给予孩子了吗?
我们每个人都会说:我当然爱我的孩子。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爱是一门艺术,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爱的技巧,增强自己爱的能力。
现在,我又打开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让我们怀着敬畏的心情,和我们的孩子一起成长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