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谁能“布局”2008年行情?该否跑步进场?

(2007-12-23 15:00:08)
标签:

我记录

财富人生

证券/理财

警惕

分类: 红墙论股
 有谁能“布局”2008年行情?该否跑步进场?
 
    如同2007年行情并非2006年底布局出来的一样,2008年行情也是布局不出来的。生硬的布局,布了也没有价值。
    
    当下一个很流行的说法是:机构在布局2008年行情。与此相呼应,一些评论者认为:央行货币紧缩政策无碍明年行情;人民币升值加速将对冲从紧的货币政策;2008年上市公司业绩仍将有很大的增幅;央行12月21日起加息意味着利空出尽。
    这种论调的核心就是,股市整体风险已经很小,尽管花钱买股就是了。
    我认为,如此简单的推断和“号召”是十分轻率的,值得慎重看待。如同2007年行情并非2006年底布局出来的一样,2008年行情也是布局不出来的。判断2008年的行情,还是应当认真分析未来一年股市面临的重大变数,而不宜作生硬的布局。否则,布的局也没有价值。
    第一,虽然基金、券商以及部分大的国企具有引领市场潮流的能力,一些机构甚至已经通过操纵股价获益匪浅,但谋划行情仍然要看风吹草动,硬来不行。7月末至11月中旬的行情就是硬来的行情。普通投资者虽然也可以借机生财,但其间的风险也不小。
    第二,中央确定2008年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并且央行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迅速采取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特别存款、结构性加息的措施,这绝非可以等闲视之的。
    有人预计从紧货币政策会在2008年上半年或者一季度多加体现,而到了二季度至多三季度就会放松一些。但我认为,究竟能否在2007年有限的时间内采取更有效的紧缩措施,能否在明年上半年快速紧缩下来,恐怕难以立即作出判断。
    仅仅凭年底加一次息,就认为从紧货币政策已无措施可出,利空已出尽,岂不是睁眼说瞎话?
    第三,人民币升值是双刃剑,并非只有推高人民币资产一个单边好处。人民币升值也会造成外资过份涌入本币国家,造成本币资产价格虚高;人民币升值还会抑制出口,刺激进口;人民币升值还会引发其他不动产价格的过度炒作。这些问题不可以不防。所以,人民币升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只利于股市炒作。
    第四,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影响2008年股市走势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可能淡化处理。我们目前尚难以完整地判断其影响的方式、效果,但从紧货币政策导致市场流动性减小、投资冲动趋弱,部分机构投资者头寸减少,当是没有任何疑问的。仅此,就足以影响市场上行空间。
    第五,证券监管更加到位是大势所趋。操纵价格的行为将会受到一定抑制。至少,抓几个操纵价格、内幕交易的典型是并不难的。为了市场持续发展,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必将加大力度。
    第六,国资委表示所辖的国企不会过度抛售股票,也会在股价低廉时买入股票,一些人认为这是为了稳定市场预期。不错,国资委主管的企业在二级市场上当然应采取负责任的态度,办负责任的事。但是,是否国资委领导现在说话就等同于认同现在的股价呢?
    当然不是,一是不同的国企股价差异很大;二是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抛售股票以平抑价格的传闻已久,国资委不过是表示一个公正的态度而已;三是如何抛售和买入,只要不违反现行规范,国资委和其所辖的企业不可能事先公告的。
    有报道分析说,国资委试图通过在二级市场买卖股票,掌握股票定价权。我以为,国资委断然戴不起这顶高帽子。所谓定价权问题,要依靠所在国的机构投资者实力,但也要受到估值预期的制约,不能“漫天定价”。
    第七,上市公司2008年业绩增长没有那么乐观。在人民币升值、内部从紧调控的背景下,上市公司与任何企业一样,面对的是不够宽松的经营环境。特别是人民币升值,使得相当多的中国原产成品竞争力降低。
    当然,在结构性调整中,总有一些企业焕发出较强的竞争力,其业绩也会有上乘的表现。但就总体而言,很少见到在通货膨胀情况下,企业效益反而大幅度上升的。
    2008年一个积极因素是企业所得税降低,这能够对冲一些企业大盈利折损。但仅仅是冲减而已,上市公司利润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不大。
   八,现在,各种布局2008年行情的报告陆续出炉,其核心无非是告诉大家机构即将建仓哪些股票,明年这些股票上涨的理由是什么。但我以为,由于市场大盘已经大幅上涨,个股内在价值也已经反复挖掘,继续推升股价的理由越来越少,单凭机构布局就找到买点的可能性也在减小。
    也正是由于以上原因,机构之间的分歧已经愈发激化。所谓的“布局2008年行情”能否如愿,其实连机构自己都难以把握。
    反倒是有一种可能:通过所谓“布局2008年行情”的烟幕弹,机构可以又一次抬高出货的价格,换回尽可能多的现金。这是不可不警惕的。
    综上所述,关于利空已经出尽、应当跑步进场的建议就十分脆弱了。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参与市场,应随时保持警惕。市场警报不应轻易解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