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前股市绝对不冷,所谓“度过最严寒”无从说起

(2007-12-18 13:28:03)
标签:

我记录

财富人生

证券/理财

股市

调整

最严寒

分类: 红墙论股
   当前股市绝对不冷,所谓“度过最严寒”无从说起
   
    自从上证综指从6000多点高位回落之后,有关股市何时再度暴涨议论就没有停歇。最近,有专家又提出股市中“最寒冷季节正在过去”的观点,认为大盘即将见底,新高可以期待。
    在我看来,大盘越来越接近底部是显而易见的,用不着多加探究。即使处于这样一种探底阶段,大盘其实也不冷,而且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问题是:大盘在即将到来的底部要待上多长时间?一旦从底部上升,大约能走到何种高度?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股市连续上涨两年多之后,底部已经大大抬高。起支撑作用的当然是经济增长、人民币升值、股权分置改革。经济增长和制度变革因素能够支持多大程度的上涨,其实并非无规律可循。最终还是要参考市盈率水平。
    如果从当前35倍的平均市盈率的绝对值来看,是不算高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我国股市中上市公司的结构特征。以指标股为例,像宝钢股份、马钢股份、武钢股份、申能股份、中国石化的市盈率比较低,但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贵州茅台、中国联通、东方明珠、保利地产的市盈率很高。当然,不同的公司呈现不同的市盈率水平是很正常的,何况市盈率高的公司或许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题材。但是,高市盈率是阻止投资者入场、引导投资者抛售的重要信号,一旦这个信号没有释放到位,底部就不会确立。
    所以,大盘底部尽管就在不远处,但即使到了底部,并不意味着立即开始爬升。在底部徘徊的时间可能至少需要两个月。鉴于市场已经透支了2008年的业绩增长,大盘爬升也要经历反复。
    至于大盘回升的高度,我认为有突破6000点的可能,但在2008年的几月份出现,则是不可预测的。同时,大盘在再度摸高6000点的过程中,将呈现短促特征,即昙花一现式的行情。
    有专家认为,2008年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升值速度会加快;股市将借此暴涨。对此,我不以为然。人民币升值越是接近尾声,越可能引发获利了结动机。加速升值也是双刃剑,既可能引诱外资前来热炒,也会促使外资加速离场。不可无限度夸大升值的作用。
    决定股市涨跌的最核心因素,是以可比口径衡量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可比口径衡量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是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目前的市场状况,基本上反映了经济增长和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水平,是比较适度的。股评人难以预料的调整即将来临因此,也就谈不上什么当前是“中国股市最寒冷季节”,也就谈不上“中国股市最寒冷季节即将过去”。特别是在5000点上下,市场交易比较活跃,大盘新股认购依然踊跃、上市顺畅,这是市场活力长存的重要表现。政府不需要采取进一步刺激资金入市的举措。
    恰恰相反,此时是加强监管、完善市场稽查机制的最好时机之一。如果此时不抓,市场风险一旦积聚,很有可能导致局面失控。
    股市是否属“牛”,不应当仅仅看它是否保持上涨,还应当看它是否保持着良性的投融资循环,是否持续吸引着投资者的参与。保持良性投融资循环和持续吸引投资者参与的股市,其上涨才是扎实的,回调幅度也是适度的。否则,就是暴涨暴跌,谁也阻挡不了。
    我认为,自6000点回调到今天的点位,是十分正常的。如果把肯定股市理性回调认作是“空头”观点,显然过于表面化了。提示风险,不意味着不看好未来市场的发展;看好市场未来的发展,不意味着放弃提示风险“11.8”股市大跌意在打击“愣牛”走法
    应当说,股权分置改革只是完成了中国股市改革的一个步骤,进一步改革的任务还很重,加强监管的任务也还很重。吸引投资者的关键在于市场是公平的和高效率的。我们需要补的课还很多。而为了兼顾长短利益,兼顾公平、效益、速度,我们必须对市场炒作保持警惕,加以调控。
    这正是我对当前股市并非“最寒冷季节”、也谈不上“最寒冷季节正在过去”判断的全部注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