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府紧急吹风,恶炒指标股将叫停

(2007-08-27 22:41:00)
标签:

证券/理财

股市

调控

泡沫

暴跌

分类: 红墙论股
            政府紧急吹风,恶炒指标股将叫停
                             董少鹏
    8月28日,有关警惕股市泡沫的评论将通过中国证监会指定报纸刊出。自7月20日以来的大盘蓝筹股行情,尽管有一定基本面支持,但人为操纵痕迹也是十分明显的。如果不加以治理,将会贻害市场长远发展大计。近期宣布开放境内居民无限额投资港股市场,即是重要的调控信号之一。
    而《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一同发表文章提示股市泡沫,则是又一次不得已为之的干预措施。相信市场将会体味到政策的力量。
    在1996年12月16日,政府通过《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的文章,提示股市泡沫风险,股市随即快速下跌;1999年6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与1996年12月16日观点不同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告诉投资者当时股市上涨是“恢复性行情”,鼓舞了投资者继续入市的信心。
    很多人对这种吹风、喊话方式不满,认为政府干预太多,希望“该由市场决定的事就让市场去决定”。
    我多次就此表示过,政府喊话、吹风是必要的,即使报纸发表这样的评论也不一定就是坏事。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喊话、吹风的时机是否得当,有关评论的分析和语言表达是否准确,这种方式是否被滥用。在我看来,政府尚未滥用这种方式,1996年和1999年两次使用喊话方式基本是成功的。
    作为一个有着浓厚国家意识、有着浓厚组织意识的民族来说,适当使用政府喊话、吹风方式提示风险、警告违规违法是必须的。因此,我近期也多次表示,要继续使用一些政策手段调试市场,没有必要急于抛弃“政策市”。政策不可能退出市场,而是要驾驭好政策。
(参见《不必急于抛弃“政策市”,关键是“科学累积”政策效应》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4d317d010009cw.html
    近期沪深股市恶炒成风,操纵价格迹象明显。不仅应当及时喊话、吹风,还有必要查处典型的操纵价格的机构,依法处理。惟有依法治市,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才有保障。
    值得总结的教训是,正当沪深股市恶炒指标股现象明显升温之际,一篇高调肯定上半年股市运行状况的评论出笼。由于时机不当,被一些机构利用,市场政策信号出现一定程度的紊乱。在8月11日晚间发表这样的评论,引发了人们错误的理解。其实,这篇文章不过是一系列总结上半年工作成就的文章之一,如果结合市场走势决定不发表,技术上完全可以操作。假设这篇文章不发表,也许就用不着8月27日的这次喊话了。(参见《中央高度肯定股市现状,但谨慎并不多余》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4d317d010009xd.html
    我继续看好中国股市的中长期走势,仍然认为上证综指5000点、6000点并非什么绝对高点。但是,近期出现的这种寅吃卯粮、饮鸩止渴、急功近利的做法是要不得的。如果不加以治理,风险积聚过重,将会最终延缓中国股市的发展进程。我建议,迅速地查处严重操纵价格的有关机构。当然,也要讲究监管艺术,防止“过度监管”。
    通过采取必要的政策调控措施,市场适度回落,并且,在此基础继续打击操纵,呵护正常的投资买入行为,股市仍然能够涨到5000点、6000点。只是,那时的5000点、6000点,是真正扎实的。
  
    此外,网络媒体财华社报道说,“财政部周三将向农行发行6000亿人民币特别国债,随后并将直接向市场发行2000亿人民币特别国债。”此报道有待证实。
 
回顾:“7.20”以来风险提示倒计时
 
8月23日:避免5000点癫狂症,多一份担忧才明智
8月21日:政府出手遏制恶炒,调控手法变得聪明
8月11日:中央高度肯定股市现状,但谨慎并不多余
8月10日:“人为制造”痕迹太重,蓝筹“超级预演”将告一段落
7月27日:7月末暴涨行情:必然性和脆弱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4d317d010009oa.html
7月22日:不可对“7.20”大涨过度乐观的政策理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