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缅甸攻略(3)

(2009-09-27 08:37:00)
标签:

杂谈

缅甸攻略(3)

文、摄影 郭子鹰

阿马拉普拉在为数不多的中文旅游论坛帖子是被称作“乌坪桥”或者干脆叫做“长桥”,一来是名字实在拗口,二来这里除了长长的桥,其实也没有其他的亮点,最值得做的事情无非是坐在桥头或者桥下,看来来往往的人群,尽管桥下的河床里已经没有多少水,但是需要修建一条据说有两三公里的长桥这件事实本身,就说明当年桥下的河流是多么地波涛汹涌。桥下的岸边有人出租小船带客人看日落,其实坐船还是坐在岸边看,角度不同带来的差异,只是心情,不过对于喜欢拍照的人来说,漂过河面的小船的确是不错的前景。

3月8日我们一大早6点钟离开旅馆,给了前一天晚上商量好价格的出租车司机300缅币,他只用了10分钟就把我们送到了Gamwin Jetty,在这个内河小码头上有游轮公司的免费巴士等着接客人去乘坐曼德勒到蒲甘的快船,因为是旱季,这个码头附近的河流水浅,所以免费巴士要把我们接到另外一个水深较深的码头去,免费巴士是辆真正的老爷车,想当年它见过来缅甸打小日本儿的美国“飞虎队”也不无可能,车上的座位是木条板凳,没有车门,来得晚的几个乘客甚至需要坐在地板、轮胎或者工具箱子上,不过大家都很自得其乐,车厢通风良好,从引擎里传来的汽油味儿闻得清清楚楚,老机器的呻吟声听起来也真真切切。20分钟以后,巴士把我们送到Shwe Kyet Yet Jetty,去蒲甘的游船(快船)早上7点从这里出发,下午16:00左右到蒲甘的良乌码头。上午11点之前,船上供应免费的咖啡和茶,还提供给每个乘客一份免费的三明治,另外有每杯1美元的小杯泡面供应。乘客可以坐在室外的藤椅上欣赏风景、吹吹江风,也可以回到有空调的舱内小睡,总的来说,这个标准在缅甸算是非常奢侈了,我们乘船的当天,还有一个欧洲人的旅行团,在船上为一个团员庆祝生日,很难想像,缅甸通常很简陋、幽暗的餐厅,居然能做出这么架势十足的一个生日蛋糕来。

下午15:30,我们的船就到了良乌,迫近蒲甘的时候,伊洛瓦底江两岸的风景就已经时分漂亮,沙洲连片、水鸟云集、佛塔林立、树影婆娑。不过码头上的情形比较不妙,出租车、马车争相招揽客人,出租车从码头到良乌镇要4000缅币,这里可以使用的交通工具,从马车到自行车都是明码标价,砍价地省了。

我们住在良乌镇的Golden Express(金色快车)酒店,房价18美金一晚,有空调和热水,蒲甘地图500缅币一张,租自行车500缅币1小时,1000缅币半天,2000缅币一天。这家酒店离蒲甘热气球公司的飞行员宿舍很近,我们在闲逛的时候发现了,就进去和他们的英国飞行员聊了一下,热气球每天早上飞行,同样由老爷巴士到各个酒店接客人,飞行时间45分钟,要价245美金。这天下午还去了趟酒店对面的Everstand(不倒翁)漆器店,这里有个漆器作坊,前点后场,可以悠哉游哉地参观整个缅甸漆器的工艺流程,展厅宽大,面积相当可观,作品的风格既有传统样式也有符合日本人、德国人口味的现代简约样式,质量不错,老板是个留着八字胡的矍铄老人,说话声如洪钟,人也很豪爽,我们最后离开蒲甘那天一大早,就是他开车把我们送到机场。

我们在酒店附近的小餐厅吃了晚饭,菜色丰富的大盆缅甸米饭套餐,装在黑色的漆器盒子里,有点儿像中国老乡家装糖果的多宝格大盒子,两个人花掉3700缅币(合人民币大约26块)。

3月9日,我们正是开始探索蒲甘,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在这个地方一气呵成地呆足了一星期,而且,不觉得闷。甚至可以说每天都有点儿小小的惊喜。

首先需要交代一下酒店的选择:

蒲甘很大,宽阔的平原上散落分布着大量的佛塔,有登记的,就超过3200座。对于我这样的历史疯子来说,很多都值得一看。蒲甘这个地方分为北部偏西,江边的旧蒲甘;正北方向在江边的区域叫良乌;东北部的区域叫做良乌镇,西南部有“新蒲甘”,中部是蒲甘平原。新蒲甘和良乌镇值得看的景点比较少,主要的景点都集中在旧蒲甘和蒲甘平原,良乌也有一些。旧蒲甘是高档酒店的天下,比如日资的樱花酒店,新蒲甘酒店很少,多是当地人的居民区,良乌镇的酒店虽说便宜,也比较集中,但是距离景点太远,每天都要走很多重复的往返路实在让人很厌倦。所以我们选了北部江边良乌的这家稍贵的酒店。有几个早上我们天不亮就起床,徒步去附近的高塔上看日出,看热气球,然后再徒步回酒店吃早餐,从这里坐当地人的老爷公交车或者租自行车去旧蒲甘也不很远,而且只要沿着门前的大路一直走,看到旧城门就到了,也不会迷路。蒲甘平原的大片地区当然还是要包租小马车前往。不过酒店门前就有马车夫等候客人,虽说价格稍微贵一点点,不过还是找得到。我们后来在旧蒲甘城门外的广场上和我们租的马车夫谈好了价格,请他到酒店来接我们。这一个星期里,我们其实也只用了一天马车,其他日子基本是自行车加徒步,因为中午日头高的时候天气太过火辣,必须找个古庙躲清凉或者像当地人一样躺在地上睡个午觉,所以也并不觉得太过疲劳。和行色匆匆的旅行团比起来,我们在这儿花的时间的确是“天文级别的奢侈”。到头来,连当地的小摊贩和住在附近的学生都认识我们俩,见面互相打个招呼。

 

推荐我的其他文章

[原创小说] 焰火·隐莲

八分之一秒缅甸童话

意大利系列,不只是旅行,还有时光的脚步

京都艺伎的私房歌

印度,我的八卦考古之旅

如此清新,斯里兰卡

北欧,冰火惊情400年

希腊爱琴海系列:拍摄全球最浪漫的地方

土耳其,大气层内的火星飞行

柬埔寨系列:雨林中的神性生活

埃及系列:谁谋杀了图坦卡蒙?

跟我一起体验全球顶级邮轮——玛丽女王2

一言难尽以色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