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陈抟老祖《睡经》

(2011-01-14 19:02:36)
标签:

内丹

陈抟老祖

睡功

丹田

元亨利贞

杂谈

分类:

http://s2/middle/442cf7e5g980e0c1e0f11&690

在人类生命的过程中,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枕头上度过的。睡眠与健康是“终生伴侣”。祖国医学历来重视睡眠科学,认为“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能眠者,能食,能长生”。《养生三要》里说:“安寝乃人生最乐。古人有言:不觅仙方觅睡方……睡足而起,神清气爽,真不啻无际真人”。可见,睡眠对于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陈老祖《睡经》:
       先心后目昧  形神意象虚
       目星心随启  混沌周行收
       对境莫任心  对心莫任境
       梦蒙可无相  蒙明处恒持

先睡心后睡目:睡觉时先静下心来,然后再合上眼睛。是为“先心后目昧 ”
先醒目后醒心:醒来时先睁开眼睛,然后心来有所动。目星心随启—星:醒的意思
要做到“睡中无心醒亦无心 ”就要“对境莫任心  对心莫任境”
对境莫任心  对心莫任境:对着外境外界的事物不要动心,不要任心所好所憎。不要任由自身的七情六欲发泄。
 

《陈老祖》睡境:

        先睡心  后睡目
        先醒目  后醒心
        醒处梦  梦处醒
        睡无心  醒无心
 
 
道家陈抟老祖睡仙功之【睡仙功法】

1、睡功丹理(道家修炼功法---有内丹法和外丹法之分)
虽云睡功,实为内丹,假借睡卧之中修炼内丹耳,丹书谓借假修真。因此,丹学理论即是睡功原理。
睡仙功属于内丹的一种,与内丹以人身为鼎炉,身内精气神为药物,以意念引导使之在体内循环烹炼,经过一定的步骤,精气神在体内凝结成丹或圣胎的原理是一致的。陈抟指导完善内丹公理并亲自实践,成为天下睡功第一人。他以身口为炉,宫室为灶,肾为水,心为火,肝为木,使木生心火练肾水,直至炼成金丹。对专门的内丹修炼家来说,修炼睡功可以结成金丹,形成津液,醍醐灌顶,使人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羽化而登仙。虽然日常的生活中人们修炼睡功并非能达到如此的功效,但睡功一样有着不可忽视的效验。首先,可使人快速入睡;其次,可使睡眠深沉而无梦;再次,通过睡功的修炼可以增强体质发达智力。 

道家传统内丹功的基本要求是“致虚极,守静笃”,然后“以观其原”,才能进入到“还丹”、“结丹”、“金玉还丹”等层次。作为现代人,工作繁忙,生活节奏快,很难做到专事静功。在传统道家丹学体系中的“睡功”,为现代人开创了一个方便法门。睡功的核心在于睡,以睡做功、以功为睡。充分利用了每个人都必须睡眠休息的生理特性。一般人平均每天睡眠8小时,一生有三分之一时间在睡眠中度过,这是多么宝贵而充裕的时间呀!做为每一位炼功者,都应把握住这个大好时机,莫让其白白浪废。

 

2、睡功卧式有两种:仰卧式、侧卧式
1)、仰卧式(金刚卧石;养真椿姿式:仰卧躺平,自然放松,舒适为度)
A、金刚卧石:

两腿平伸,左右脚交叉,上下相搭(男左上、女右上)。中间三指交叉,拇指、小指分别相对。掌心对小腹,扶放在丹田处。(大拇指对神阙,小指对耻骨处) 朗合壁眼,自然呼吸一吸一呼为行气运功一遍,连续行功36遍,多则不限。

注释:此式是传统内功“金刚铁板桥”养育真元功法之睡功卧式。两足相搭使足三阳经气摄交注,周身有挺拔的内力生之。两手扶在丹田,久习此式,可强壮身心。有生热耐寒之功效。  
 
B、养真椿姿式(此式即为道长所授仰卧式):
碧落游仙“养丹椿 ”姿式:自然仰卧式,全身放松。两腿平伸,脚尖外展。两手指交叉,大拇指、小指相对。掌心向下,扶在丹田处。大拇指对神阕(肚脐),小指对耻骨处。闭合双眼,自然呼吸一吸一呼为行气运功一遍,连续行功36遍,多则不限。    

注释:此式出自《碧落游仙》睡功卧式。如果觉得保持手的姿式,会使大臂悬离床面,可将大臂用软棉物塾起,以舒适为度。大指定在神阙,小指抵在耻骨,使丹田之气温合,注自身气机往来,此式最为舒适,易宜松静,属温养行功。
 
2)、侧卧式
A、环阳睡:

 环阳睡是以茅山道士柏子老君之号而命名。柏子老君,姓李,号环阳,生平不详。环阳睡是仰面安睡,两手各握固(握固即屈大拇指以其余四指攥住,如同新生婴儿握拳之状),直伸两臂,往外八字放开;两腿同样八字放开,而于开处各离肾囊一二寸许。闭目内视,舌顶上腭,敛藏心意,调息入静。

此时存想氤氲之炁,如云似雾,环绕于一身内外。心意凝定于中宫之内,若存若亡,绵绵不绝。神意观照于腰背褥下,如若无物无底之状。不可过于着意,周身放松,稍有照顾即可。

注释:氤氲yīnyūn :烟云弥漫。如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古代指阴阳二气交会和合之状。《白虎通·嫁娶》引《易》:天地氤氲,万物化淳。
迷茫貌;弥漫貌。 三国·魏·曹植 《九华扇赋》:
效虬龙之蜿蝉,法虹霓之氤氲。
浓烈的气味。多指香气。 南朝 梁 沉约 《芳树》诗:
氤氲非一香,参差多异色。

收功:
收功时,停止意念观想。
收功准备:用鼻子缓缓吸气,使腹部渐渐凸起充满之后即闭气(口不吐气鼻不呼气);同时用心默数数字,以计算闭息的时间长短。当久不可耐时,乃从口中细细吐出;待呼吸调和平稳之后,即可将口中滋生的津液分三口咽至下腹丹田。莫急于起身,应安心静卧片刻,以防心神不安,影响练功效果。

最后卧床收功,方法同导引术等,双手相交于小腹丹田处,双掌重叠,男左手在内,女右手在内,置于下丹田处,用力收小腹、提肛,意念全身真气沉入气海不再启动;约三分钟左右。

 

 

http://s2/middle/442cf7e5g759afea13b11&690

B、希夷睡:
希夷睡是以著名道士陈抟(号希夷)之号而命名。男左侧而卧,屈其左臂,女反之。以左手心垫于面部下方,张开虎口,左耳安于大拇指和食指开空之处,以使耳窍通炁(古同气)。头脊保持正直,舌顶上腭。屈其左腿,泰然安贴于床褥之上,右腿伸直,放于左腿之上。以右手心贴放于肚脐之上,而凝神于脐内丹田。
此时存想吾之身体,如同水晶一般透明。而又好象安睡于平静无波之水面之上,下面空洞无底。同时又存想一身被褥尽都化为白炁,如同鸡卵一般,而我蛰藏其中,得大自在。

陈抟老祖睡功修功要领:
1、姿势:同上
2、心法:臆想睡于平静无波之水面之上,下面空洞无底。同时又存想一身被褥尽都化为白炁,如同鸡卵一般,而我蛰藏其中,得大自在。做三线放松。
3、口诀:念诵“嗡”字,浩然正气。默思--元亨利贞 。
4、作用:本法有采气、养气的作用。浩然正气充满天地间,奥妙无穷,惟勤习者方能知之! 青年人久练强健筋骨、精气神旺盛;中老年及体弱多病者久练必然健体康复,身心舒畅,食欲、睡眠好。对背、颈、椎骨、臂、腿病疾及寒症有防治或辅助疗效。
5、口诀浅释:道家、佛家、瑜伽等都有口诀,道家称之为咒语,佛家称之为真言,瑜伽称之为特音。《易经》曰:“同气相求,同声相应”,现代科学只证实了其中声音的共振效应。其他的如声音与宇宙本体的关系,声音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声音沟通人和动物之间的思想情感,以及利用;声音促进人与动物的生命或感受死亡的秘密等,尚需科学进一步研究。

密宗学派认为“嗡”字是宇宙万物生命的根本音,它含有无穷无尽的作用。对人体而言,它是头顶内部的声音,当人们掩盖耳朵时,自己所听到的心脏和血液流动的声音相近。念诵“嗡”字,最低效果,可使头脑清醒,精神振奋。

[注释]嗡、嘛、呢、叭、咪、吽,六字源于梵文,象征一切慈悲与加持。六字大明咒,其内涵异常丰富、奥妙无穷、至高无上,蕴藏了宇宙中的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六字注音]:嗡(ō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

 

http://s2/middle/442cf7e5g980df69ec421&690

梵文六字图:
[元亨利贞]:来源:《易经》乾卦的卦词,原文,乾。元亨利贞。

释义:元亨利贞四个字本分开解释,分别讲作大通顺正,现被多数人连作一词,指人运气通达。此四字包含重要的思想内涵,据李鼎祚《周易集解》云:言乾禀纯阳之性,故能首出庶物......是以君子法乾而行四德。此四德即指元亨利贞。六十四卦第一卦:乾卦:元亨利贞。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根据卜辞,解释如下:元:占卜。亨:祭祀。利:利于。贞:贞问。

总之,睡仙功法多种,每人可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尝试,经过一段时间体验再确定一种适合自我的方法并慢慢调整。相信,只要坚持---必有成效!

 

陈抟介绍:
陈抟,字图南,生于唐末。五代时,天下大乱,陈抟隐居于武当山,修炼神仙炼气之术。曾跟四川道士何昌一学习“锁鼻术”—即不让气从口鼻进出的高深气功术,所以精于睡功,睡下去少则一月,多则半年,有时甚至熟三年。后来隐于华山,常和关西逸人吕洞宾等来往。陈抟虽然隐居,但也关心世事。五代时,朝代更替有如走马灯,每一新朝登台,陈抟听说后都紧皱眉头。唯独听说赵匡胤做了皇帝,拍手大笑道:“这回天下定了。”从周世宗到宋太祖、宋太宗,闻说陈抟名声,召他出山,但他很快又坚辞回华山,高卧修真。一次宋太宗又派人带着亲笔信去请陈抟,陈抟却回信说:“数行丹诏,徒烦彩凤唧来;一片闲心,已被白云留住。”又说自己“精神超乎物外,肌体浮乎云烟”,就此长住华山,直至一百十六岁时仙化,遗骨也葬在山中。

且说有位文人金砺,漫游到华山脚下,拜访陈抟的朋友崔古,想请他引见陈先生。崔古说道:“先生正睡呢,等他醒来再见吧。”金砺问:“他什么时候醒呢?”崔古说道:“或者过半年,或者三个月,最少也要月余。你不如先到别处去,过些时再来。”一年之后金砺再访崔古,适陈抟也来到,金砺于是恭敬礼拜,向陈抟请教睡道,陈抟于是侃侃而论,说出一番睡经来:

“现在一般人,汲汲担心衣食不足,饿了吃,困了睡,鼾声轰响,四周都可听到,一夜当中几回醒来,那是因为被名利扰乱了意识,被美酒和佳肴弄昏了心志,这是世俗的睡相。至于那仙家的睡法,留藏着直气内息,漱饮着甘泉玉液,肺气出纳的门户牢不可开,精神活动停止不可启动。然后召苍龙守住东宫,让白虎把牢西室,真气在丹田中运转,神水在五脏中循环。然后元神脱出泥丸九宫,恣意游行在碧霄,踩着虚空,如履实地,—卜升天际,如走平地。冉冉徐行,与祥风一起遨游;飘飘荡荡,和闲散的云朵一起出没。因此经历昆仑山的紫府仙宫,周行洞天福地,咀吸口月的精华,赏玩烟霞变幻的绝景,访问真人,讨论仙家的真谛,和仙子相约,到人世外去旅行,回看沧海扬起灰尘,指点阴阳,长啸以舒散形神。游兴尽,便足蹑清风,身体浮驾着落日的余晖回来。所以,这一睡,不知道岁月迁移。哪里还愁什么陵谷变迁?”

陈抟这—番话说得金砺如醉方醒,方知高人一睡与俗人睡相有如此大的差别。陈抟又送他几首吟睡诗,更深入地阐释厂睡中真谛。其中一首写道:“至人本无梦,其梦乃游仙。真人亦无睡,睡则浮云烟。烟里长存乐,壶中别有天。欲知睡梦里,人间第—玄。”原来,陈抟高卧,实际是在修仙家内功,他睡梦的底细,便在这最高深的玄功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