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抗日战场上的办报人》今晚8:00就要在CCTV-7《军事纪实》栏目播出了,这一集我们怀念的英烈是在1942年,日军对太行山一带残酷大扫荡时壮烈牺牲的《新华日报》(华北版)的社长兼总编辑-何云。
http://mmbiz.qpic.cn/mmbiz/kFc7ibuFBHlib0sM0dlGsDqK735f3sicUHyyPCia5kW024ktEywkDf7QqWUP5gbwpTjbia3QFyfchRsyia95iaicfbJNhg/640?tp=webp&wxfrom=5
鏖战数日,审片时的兴奋与疲惫也在24小时的睡眠模式后绵绵散去,但是我脑海中的思路却一直延续到现在。
人生的站台有很多,每到一处,都会遇见和自己发生故事交集的人。经历的站台多了,也会释然许多,因为不论曾发生过什么,下一个路口总会有人和你开启另一段故事。而过去的事,舍与不舍,终究会被尘封在一段时光里。97岁的刘江,已到耄耄之年,在他心里,本集的主人公何云却从未离开,就好像他的活是一种永恒。
http://mmbiz.qpic.cn/mmbiz/kFc7ibuFBHlib0sM0dlGsDqK735f3sicUHyYibfRPP2SIGkacAEFHepCGHq1MgicK1VwztdN8EQG6lmBTs4M2rurscA/640?tp=webp&wxfrom=5
在老人心里,无论经历多少事,遇见多少人,时光冉逝,何云留下来的那种东西却愈发纯粹、干净。它可以深入一个人的思考方式、言行习惯、甚至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他模仿他的签字、他读他看过的书、他甚至思考他曾经做过的决定。这种影响,是深入骨髓、难以想象的。
和刘江一样,93岁的房秉玉曾在《新华日报》(华北版)做电报员。一提到社长何云,他第一句话就是:“何云同志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这句今天通常用来调侃的句子,在老人颤抖的声音中却那般震撼。
http://mmbiz.qpic.cn/mmbiz/kFc7ibuFBHlib0sM0dlGsDqK735f3sicUHyYOzNUQAs1gkvnGuK7AzdVsT5FLX3E0ZmgnsVT7IYmTP0zTCVkIGdTQ/640?tp=webp&wxfrom=5
时间没有改变什么,时间只是留下应该留下的。
何云是谁?《新华日报》(华北版)-这份被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称为华北人民的“聪耳”、“慧眼”、“喉舌”和“向导”的报纸背后究竟有着怎样一位社长?他的生平又和这份报纸有着怎样的渊源呢?感恩当下,缅怀先烈,铭记默默奉献的先烈们。欢迎锁定央视7套《军事纪实》20:00播出的《怀念战友-战地记者英烈祭》之《抗日战场上的办报人》。
http://mmbiz.qpic.cn/mmbiz/kFc7ibuFBHlib0sM0dlGsDqK735f3sicUHydFMJfcN0FDe3cCn4AGS6via1wicJjdByAy5js8wic8v71Js2at21K5pVw/640?tp=webp&wxfrom=5
备注:
何云,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新闻事业的奠基人。1939年1月1日创办《新华日报》(华北版),并担任社长兼总编辑。在何云的领导下,《新华日报》(华北版)两年内迅速成为发行量达到3万多份的敌后宣传阵地,并成为日寇列入清剿名单的第二大战绩(第一大战绩是八路军总部)。1942年,日军对今山西省左权县麻田镇一带进行“铁臂合围”“梳篦”式的大扫荡,何云不愿做俘虏,壮烈牺牲。
编导:薛欣
摄像:洪福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