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扛着摄影机的“敢死队员”
没有武器,但是战场上哪儿最激烈,他就出现在哪里。在辽沈战役序幕战,他在炮弹横飞的战场,拍下了攻城墙、拼刺刀、冲锋陷阵等很多镜头,甚至连炸药包被点燃的导火线都拍下了,离敌人最近的拍摄距离,只有几米远,而身边一米不到的地方,常常是乱飞的子弹。他就是摄影师张绍柯,当年被很多人称为扛着摄影机的“敢死队员”。
1948年10月,张绍柯突然遭遇四架敌机袭击。危急时刻,他号召战友隐蔽后,自己为了保护战场上装有拍摄素材的摄影器材,不幸中弹牺牲,年仅三十岁。
然而这样一位烈士,网上关于他的资料非常少,时隔他牺牲战场六十多年,熟悉他的人并不好找,联系上他的战友和亲人更是犹如大海捞针。资料上显示他是河北磁县人,然而磁县政府多方查找,在烈士名录上,并没有找到他的名字,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幸运的是,几经辗转,在辽沈战役烈士纪念馆,我们见到了张绍柯的雕像,和一部当年他牺牲时仍在身上的照相机,而他尘封多年的档案也渐渐呈现出了一个不一样的战地摄影师面貌。
看到妻子杨云写给她丈夫张绍柯的悼词时,我的眼底更是不禁湿润。
“绍柯:你牺牲的消息刺伤了我的心,悲痛的热泪泉源似的涌出,我惘然而又焦灼的熬了几日,这是什么事情?叫我说什么呢?”
“绍柯:我真的失掉了你吗?你真的牺牲了吗?我总不相信你会死掉的,你在我的灵魂深处,我终究希望你还在活着。”
妻子杨云为何对丈夫饱含着如此炙热的情感?我们还能否找到张绍柯当年的亲人和战友?今晚的节目您将看到一位扛着摄影机的“敢死队员”在战场内外独特的故事。
编导:钱世奇
摄像:葛宏宝
欢迎锁定央视七套《军事纪实》今晚20:00播出的《怀念战友——战地记者英烈祭》第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