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驻香港部队女子特战排练兵记

(2012-03-20 14:29:22)
标签:

猎人

驻港部队

女子

特战

杂谈

分类: 精彩文稿

驻香港部队女子特战排练兵记

驻香港部队女子特战排练兵记

一群入伍不到两个月的娇嫩女兵,却是驻香港部队第一支女子特战精英的后备人选。射击场上,由于紧张和恐惧,女兵们开始害怕。攀爬5层高的楼顶,女兵们经历着惊魂一幕。这样的军事训练场景并不少见,典型的特种兵猎人训练展现出的是阳刚与力量,然而当我们仔细听听训练场上的声音就会知道,这些接受严酷训练的都是一些女兵。

不久前,《军事纪实》栏目记者走进了驻香港部队教导团,一支女子特战排将在这里诞生。然而从我们最初拍下的录像内容看,这些入伍不到两个月的娇嫩女兵实在让我们看不出来她们哪里像特战精英。

入伍后,这些女兵们还仅仅只是走走队列,第一次上射击场时,胆小的女兵紧张的居然到了恐惧的程度。害怕归害怕,为了能够圆自己女子特战精英的梦想,这些姑娘们谁也不想就这么轻易放弃。

刚刚因为害怕哭了鼻子的女兵舒婷打了十环,这个成绩让她一下子兴奋起来,那么,在今后的训练中,女兵们遇到的困难会不会都像这样迎刃而解呢?

一脸严肃的黄威是女兵们的教官,他是驻香港部队特种侦察连的副连长,在未来几个月的时间里,教官黄威将和三名男兵班长一起把这些女兵培养成女子特战队员,教导团的领导对黄威他们完成好这项任务也充满了期待。

 据广州军区驻香港部队某教导团政委周文军介绍,他们初步确定有五十名初步参选,最后我们再根据需要,组建正式女子特战排。

在教官黄威眼里为期几个月的训练目的很明确,这50名女兵中要有接近一半的淘汰率,因此他设定了爬楼顶的课目摸摸底。

广州军区驻香港部队侦察连副连长黄威介绍说:“爬楼顶这个课目就是没有任何的点,所有的点都是要靠你去摸索,那个攀登为什么叫三点固定项,双手双脚一共有四个支点,那么我们有三个支点固定,就腾出一个支点去摸索另一个点。”

这项训练是模仿崖壁攀爬,教官一早上就出了这么一个难题,谁都想不出结果会是什么样子?面对接近5层高的楼房,从没有参加过攀登训练的女兵有点发憷。

郭娅君和李珊是最先上场的两名女兵,她们分别是第一组和第二组的组长,50名官兵被分成了10个小组,在教官黄威看来,从小练习跆拳道,在这个集体里被公认为身体素质最好的 郭娅君很有可能给大家带个好头。

其他女兵纷纷为这两个战友加油助威。

驻香港部队女子特战排练兵记

另一个女兵是李珊,她的身材高挑,当过模特、学过舞蹈,但教官并不看好爱出风头的李珊。

爱表现的李珊和有跆拳道功底的郭娅君一起出场,俩人憋足了劲要给大家做个样子。开始攀登郭娅君的第一步没有登稳差点滑下来,这下可让李珊有了领先的机会。随后,李珊爬上楼顶时,郭娅君还有1层没爬呢。

教官宣布2组胜出。虽然在爬楼的过程中李珊受了一点小伤,但是赢了郭娅君,这个结果让她特别高兴。看到李珊、郭娅君爬上楼顶,大家都有了信心,开始争先恐后地攀爬起来,尽管有些女兵上得很费力,但教官设置的这个课目没难住她们任何人。

下一个考验课目是蹬墙垛上,这比刚才的训练难度一下子增加了很多,虽然男兵班长爬得很轻松,但怎么看,这都是一个高难度课目。

李珊对记者说:“自己的心里也有一点玄乎,试一下,我很想试一下,班长上去也很难。”

刚才赢了郭娅君的李珊比其他人更兴奋,这一项她又第一个冲到了前面。让大家没有想到,爱出风头的李珊还的确有些实力,虽然在姿势上和男兵班长有着很大的差距,但她爬上楼顶的速度并不算慢。

问到李珊攀爬的感受,她说:“刚才上的时候上得很困难,然后听到大家在加油,然后我就觉得自己不能放弃。就一直在往上撑,终于看到了副连长的头,然后我就觉得有希望了。”

猎人是根据特种兵特点所起的代号,当教官把女兵们称为猎人的时候,更加严酷的训练开始了,轮到郭娅君上场了,看到很多战友都上去了,她决心一定要做到比其他战友上得快一些。

教官:“怎么样,二组组长上了一组组长有没有压力?”

郭娅君:“没!”

教官:“大点声有没有。”

郭娅君:“没有!”

教官:“能不能上?”

郭娅君:“能!”

教官:“我相信你啊。”

没拴保护绳就想往上爬,郭娅君已经有些急不可耐。

蹬墙垛上的训练课目,郭娅君的前几步很顺利,但在她爬到一半时,教官突然发现了异常情况。

由于郭娅君的脸靠近墙面太近,这样很容易划伤,教官及时提醒她调整一下姿势后再往上爬。结果,郭娅君也顺利地攀爬到了楼顶,而10名女兵中,只有一人没有爬上来,这样的结果让第一次带女兵的教官黄威感到有些意外。

看着战友一个个都爬到了楼顶,前面两组队员中,没能爬上去的女兵李琦也鼓足了勇气,想再爬一次。但是教官却让李琦先去跑个400米再回来。

问到原因,黄威说道:“不能因为个人原因,爬得失败了,你说想爬就爬,那这样的话训练场还是训练场吗?战场还是战场吗?”黄威是想通过这个做法告诉未来的特战精英们,有时候,机会只有一次,想再争取机会就要付出代价。

看到教官惩罚战友跑圈,除了最后一名正在攀爬的女兵之外,前两组的女兵也都跟上去跑圈了,她们要以这种方式告诉教官,参加集训的女兵是个集体,绝对不能轻易抛弃任何一名战友。

刚刚跑了400米的女兵体力又消耗了很多,但是面对第一次没有爬上去的攀登墙,女兵李琦却勇敢地迈出了步伐。

教官:“再给你一次机会能不能上去?”

李琦:“能!”

教官:“大点声说能不能?”

李琦:“能!”

教官:“准备,上。”

在战友们的加油声中,李琦终于完成了蹬墙垛上到楼顶的课目,而这次成功也表明,她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淘汰的对象。

就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完成蹬墙垛上训练后,教官黄威突然发现了队伍中的异常情况。黄威发现女兵队伍中少了个人。

黄威:“你们还有个人呢?胡彦林呢?胡彦林哪个组的?”

郭娅君:“到!胡彦林!”

黄威:“人呢?”

两组队员突然少了一个人,黄威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起来。这时胡彦林出现了。

胡彦林:“报告。”

黄威:“跑哪去了?”

胡彦林:“报告,刚才入列到那边去了”

黄威:“你到那边去干什么?你不知道你的队伍在这里吗?”

胡彦林:“报告,我下来的时候没有看到队伍。”

黄威:“没有看到你不知道问吗?没有看到她们在冲圈吗?为什么一个人脱离组织跑到那边去?你是不是想到那边去?”

这名叫胡彦林的女兵在蹬墙垛训练完成后,不知道队伍已经跑圈去了,竟然擅自跑到了另外的队伍里,在教官黄威看来,这是无组织性的表现。

黄威对女兵们说道:“你们是特种兵,你要记住不是你一个人,特种任务没有一个人能完成的。”

当教官黄威发现女兵们的团队配合意识很差时,他决定在接下来的课目中,要重点提高女兵的协作意识。此时,他并没有把50名女兵分出名次,但黄威心里明白,要想训练出一支合格的驻香港部队女子特战精英队伍,淘汰将近一半人的目标是不变的。

驻香港部队女子特战排练兵记

“猎人”是根据特种兵作战特点所起的代号,当教官黄威把女兵们称为猎人时,就意味着超出女兵们想象的严酷训练即将开始了。

教官:“你们是什么?”

女兵:“猎人。”

教官:“你们是什么?”

女兵:“猎人。”

教官:“猎人苦不苦?”

女兵:“不苦。”

教官:“猎人累不累?”

女兵:“不累。”

教官:“猎人苦不苦?”

女兵:“不苦。”

教官:“猎人累不累?”

女兵:“不累。”

黄威对记者说:“她们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特,特在哪里,她看不出来自己的训练方式、训练模式、训练内容,跟其他连队的女兵有什么区别。”

为此,黄威为女兵们制定了另一项有难度的课目。距离地面10米,两条25米长的钢筋横跨在高高的支柱上,女兵们需要沿着钢筋从这头跨到另一头,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移动的速度必须相同,而且要相互支撑掌握平衡,任何一个人给对方的推力大了或者小了都有可能导致两个人双双坠落。

记者问黄威此次训练有什么难度,黄威介绍到,第一个是高空作业,要克服自己对高空的恐惧。第二个要相信自己的队友,相信队友才能将自己的重心交给对方,两个人成一个 “板”字形,“人”字形才能合力通过这个障碍。

女子特战排教官黄威希望通过眼前的这个训练培养女兵们的配合意识,对于深入敌后的特种兵来说,她们面对的都是孤立无援的残酷战场,战友间的信任是她们完成任务甚至是生存下来的关键因素。参加特种作战训练的女兵也不能例外。

一组组长郭娅君和另一名战友登上了横跨25米的钢筋,练过跆拳道的郭娅君身体素质很好,她也是教官黄威看好的参训队员,那么,她和另一名战友能不能成为第一组完成这个课目的人呢?

“一二,一二。”在声音不大还带有颤音的口号声中,郭娅君她们格外小心地移动着脚步,而在下面观望的其他女兵也都大气不敢出一下,生怕喊出声音让郭娅君她们紧张。此时只有教官黄威一个人的声音传向10米高空,“对找到节奏了,注意节奏,不要赶,就跟着这种节奏。保持好重心把手举高。”根据教官的指导,郭娅君和战友的动作非常协调,逐步形成了牢固的支撑。

然而快要完成四分之三的距离时,郭娅君她们再走起来已经不像前面那么有节奏了,紧紧盯着她们的教官马上提了个醒,“不要停走起来,停下来很晃,加油,看着对方的眼睛。马上到了,还有五步,快点,加油。”

最终郭娅君她们成了完成这个课目的第一组队员,而下来以后,她们的心情依然很紧张。郭娅君对记者说:“有点平衡问题,就是有风,而且风还是蛮大的,你看上面的旗子就知道了。”记者问郭娅有没有坚持不下去的感觉,郭娅君回答说没有,她说:“我们就想着肯定要坚持到底。中间的地方就是特别松,晃得比较大。”记者又问:“那怎么坚持啊?”郭娅君说:“就互相鼓励嘛,看眼神,瞪着眼睛,我们瞪着对方说走走。”

轮到第二组组长李珊上场了,面对这个课目,她的信心不像以前训练时那么足了。才刚刚开始,李珊和战友就有点走不下去了。

好不容易站稳了,李珊她们的胆量也大了,两个人的配合突然变得默契起来,艰难完成这个课目,李珊马上把自己的体会告诉了还没有上场的其他战友:“晃得特别厉害千万不能停,一停越晃得厉害你就越紧张。一定不能停,一直要坚持。掌握那个节奏,两个人一起数,一二,千万不要停。”

李珊在几个训练课目中的表现都很突出,她也成了教官黄威看好的参训队员。

10米高空跨越25米距离的训练继续进行,让教官黄威感到惊喜的是,50名女兵中顺利通过的有38人,这是一个好成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