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军事纪实
军事纪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2,827
  • 关注人气:4,3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砺剑演习众官兵期待营长大显神通  大敌当前操作手机智应对不负众望

(2010-11-17 12:37:27)
标签:

导弹

射手

陈明

发射

惊叹

军事纪实

砺剑

杂谈

分类: 精彩文稿

 

2007年10月,南京军区某地空导弹团的官兵远程机动,奔赴西北大漠深处的演习场,执行“砺剑—2007”演习任务。怎样的突发状况让所有人惊慌失措?陈明面对困难又是如何表现的? 央视7套《军事纪实》11月17日晚20:03分播出《导弹神射手陈明》下集,敬请关注。

 

有关心才有凝聚力

导弹营发射站站长陈明终于迎来了一个圆梦的机会,他将实现亲手按下按钮发射导弹的目标。参加两年前的“砺剑—2005”演习时,陈明已经被任命为发射站站长,但上级考虑到陈明缺乏实弹发射经验,派他担任操作手,负责发现、跟踪目标并配合站长完成导弹发射,而陈明所表现出来的优秀素质令人惊叹,为此所有人都期待着陈明能够在“砺剑—2007”演习中再一次大显身手。

经过千里机动,部队刚刚到达集结地域,陈明就立即组织大家挖掘战车工事,作为发射站站长,他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指挥能力。

战车工事是一个长15米,宽5米,深两米的大坑,其实借助工兵的大型工程机械,挖掘这样一个工事并不困难,然而地空导弹团自成立以来就有一个传统,所有的战车工事都由人工挖掘,目的是要磨练出官兵们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

一辆发射战车配备一名站长两名操作手和两名驾驶员,挖掘战车工事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在这时所有人都要变成工兵,站长陈明也不例外。从黄昏到暗夜,发射站的几名官兵没有片刻休息,可在西北大漠深处的演习场,他们越向下挖,难度也变得越来越大。

凌晨两点是人一天中最困倦的时候,连续奋战的官兵早已经疲惫不堪,按理说稍微休息一会儿,也完全可以在规定时间完成战车工事挖掘,但平时看起来挺随和的陈明却始终没有下达休息的命令,而是一直埋着头挥汗如雨地挖掘工事。

天刚蒙蒙亮,战车工事提前完工,而这时战士们也了解到了陈明让大家连续奋战一夜的原因,他认为白天自己的发射战车很可能被蓝军的侦察机发现,从而遭到火力打击,因此必须赶在天亮前挖好工事,完成隐蔽伪装。

在导弹发射前的准备阶段,陈明就下定了高标准完成任务的决心,他要在重大演习中带领官兵打出英勇顽强的作风,打出一流的训练成绩。

在导弹发射中,站长和操作手之间的密切配合是发射成功的前提,陈明他们这辆战车上的操作手是魏圣权和黄奇瞻,他们两人能否快速发现目标、跟踪目标十分关键。然而就在三年前,大学毕业的魏圣权和黄奇瞻刚来地空导弹团的时候,曾经让陈明感到很头疼。

带着魏圣权在战车里训练操作,陈明很快发现了他工作不细致的问题。战车开机后打开通风口是战车操作手最基本的常识,可由于魏圣权检查不到位,导致战车开机后通风口却忘了打开。

除了工作不细,魏圣权学习操作时也有点儿费劲,这是陈明参与研发的发射导弹的模拟训练系统,可以直观地看到导弹发射命中目标的效果。可在进行这项训练时,魏圣权的反应速度总比别人慢半拍,其他操作手都发现了目标,他却发现不了。而即使发现并跟踪上了目标,魏圣权发射的导弹也经常脱靶。

起初魏圣权的模拟训练成绩在操作手中是倒数几名,针对这个情况,陈明把自己当操作手的经验都传授给了他,像打cs游戏这种练习反应速度的方法也都给他用上了。不到两个月,魏圣权的模拟训练成绩已经达到了中游水平。一年后魏圣权的操作技能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考核成绩进入了营里的前三名。

另一名操作手黄奇瞻接受能力快,平时训练成绩一直是前几名。然而陈明发现一到团里营里的正式考核,心理素质不过关的黄奇瞻就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为此陈明把黄奇瞻带到了心理行为训练场,让他练胆。这个课目叫“飞跃自我”,参加训练的人员要爬上不断晃动的8米高铁杆,然后跳出去抓住两米远的一根铁棍。在陈明的一再要求下,黄奇瞻才极不情愿地爬上铁杆。陈明曾经创下了第一天训练就完成了所有心理行为训练课目的纪录,很快就提高了心理素质,他也想通过这个方式让操作手黄奇瞻快速提高。

看到黄奇瞻第一次训练半途而废,陈明又想了一招,让他的搭档魏圣权和他一起练,看到魏圣权练得这么好,黄奇瞻逐渐增加了信心,最终完成了“飞跃自我”这个课目,他的心理素质也在快速提高。

经过三年的磨合,陈明、魏圣权和黄奇瞻三名专业训练尖兵共同迎来了“砺剑—2007”演习,演习中他们将一起面对挑战接受考验。

 砺剑演习众官兵期待营长大显神通 <wbr> <wbr>大敌当前操作手机智应对不负众望



砺剑演习众官兵期待营长大显神通 <wbr> <wbr>大敌当前操作手机智应对不负众望

(以上图片均来自百度)

 

有本事才有期望值

这一天上午,地空导弹团的攻击行动迅疾展开,高速靶弹已经起飞,以每秒几百米的速度飞行,它通过导弹有效攻击范围的时间极其短暂,导弹营三辆战车同时开启雷达追踪靶弹,一向沉稳的陈明在这时也无法做到心情平静,自己能否实现亲手按下按钮发射导弹的目标将在分秒的时间内就见分晓。

然而此次演习是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检验性演习,假设敌蓝军采用先进的电子干扰设备,将对导弹发射进行大强度的电子干扰,蓝军的目的是使导弹操作手捕捉不到目标,即使捕捉到了目标发射的导弹也无法命中,陈明和战友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果然,距离电子干扰源最近的一辆战车遭到强电子干扰,没能发现靶弹,根本无法进行导弹发射。而第二辆距离干扰源稍远的战车捕捉到了目标,但发射的导弹在蓝军的电子干扰下也没有命中靶弹。

眼看只剩下陈明指挥的一辆战车还可以展开攻击,可高速靶弹在十几秒内就将飞出导弹的射程之外,在蓝军实施强大的电子干扰下,陈明能不能完成这一次绝杀?所有人都为他捏着一把汗。

和前两辆战车相比,陈明的战车距离干扰源更远一些,对捕捉目标来说是个有利条件,为了确保准确攻击,上级还特意给陈明下达了一个双弹攻击的口令。发射两枚导弹攻击一架靶机将大大增加命中概率,再加上离干扰源较远的优势,表面上看陈明势在必得,可事实上正是因为具备这些有利条件,大家对成功命中目标的预期值就更高了,一旦陈明发射导弹出现任何闪失,不仅会影响到地空导弹团的荣誉,甚至对整个演习的成果都会造成影响,身挑重担的陈明在这时感到压力很大,也是情理之中。

决战的关键时刻,陈明再一次表现得异常沉稳,当战车雷达捕捉到目标后,通过跟踪,陈明选准时机果断按下了发射按钮,两枚导弹相继腾空而起。随着巨响,导弹准确命中靶机。

这一次陈明近乎完美地实现了自己定下的亲自发射导弹的目标。然而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他很快就接到新的命令,在两天后的演习中,陈明要对低空飞行的高速靶机进行攻击,靶机的飞行高度最低只有10米,几乎是贴地飞行。

 

有“舍”才有“得”

“砺剑—2007”演习是一次大规模演习,演习场上兵种齐全,兵员集中,低空飞行的武装直升机都有可能存在被地对空导弹误射的隐患,地面的设施和武器装备也同样会受到从天而降的导弹误伤。显然这一次陈明对低空飞行的高速靶机进行攻击难度进一步加大了。

这天上午,靶机起飞后高速贴地飞行,陈明发射导弹惊心动魄的时刻终于到来,要想命中在这么低高度飞行的靶机,容不得有一丝一毫的偏差,一旦出现失误,很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然而面对如此紧张的气氛,陈明竟然没有一丝犹豫,面对目标,他果断地按下了发射按钮。

这又是一个险关,但对陈明来说同样是一个成长的机遇,为了圆满完成这次发射任务,陈明在演习前连续两天两夜研究高速靶机的各种参数,模拟出靶机的飞行路线,并用动画演示出靶机被导弹击中的全过程,他和战车上的其他战友做好了一切准备。

腾空而起的导弹向下划出了一道抛物线,这样的飞行轨迹就连陈明也是第一次看到,几乎贴地飞行的靶机被击毁,陈明再一次展现出了过硬的操作技能和令人佩服的钢铁般的意志。

演习中一直是红蓝双方对抗的局面,蓝军看到采用强大的电子干扰都没有阻止陈明发射导弹击中靶机。他们很快想出了新的对策,下决心一定要让陈明发射的导弹受到干扰,而对蓝军的这个设想陈明的心里却是了如指掌。

新的对抗展开了,陈明他们的三辆地对空导弹发射战车已经做好了攻击准备,高速靶机起飞后,蓝军发射出最强的电子干扰信号,三辆战车上的雷达根本捕捉不到目标。

高速靶机已经进入了导弹攻击范围,尽管三辆战车上的操作手都用尽了全力,可仍然跟不上目标,战车自身的抗干扰设备在蓝军强大的电子干扰面前已经无济于事,难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发射任务失败吗?蓝军一定要让陈明发射的导弹受到干扰的设想就这么轻易地实现了吗?陈明必须快速想出新的办法来对目标实施攻击。

危急关头,一个大胆的想法突然在陈明的脑海里闪现,他开启雷达,主动把自己的位置暴露给蓝军,同时命令驾驶员立即快速机动,陈明把自己的战车当做诱饵,通过机动把蓝军的电子干扰吸引出了战车阵地,而导弹营的另外两辆战车所受到的电子干扰大大减弱了。

沉着冷静的陈明选择了这样一种大胆的战术手段,通过牺牲自己换取了其他战车发射导弹摧毁高速靶机的机会,蓝军最终没能阻止住陈明他们发射导弹击中靶机的任务。“砺剑—2007”演习中,陈明在执行导弹发射任务中,他发射的4枚导弹,全部精准命中目标。而在这辆英雄发射车上,也被战士们贴上了四颗闪亮的五角星。

从军13载的陈明先后执行过10多次重大演习任务,参与研发模拟训练系统,培养10多名专业训练尖子,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表彰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全军爱军精武标兵”。他憨憨的笑容背后,是对工作的执着进取和对心爱战车的满腔深情。沉稳的性格,勤奋踏实的工作态度,充满奇思妙想的头脑,让陈明成为了一名弹无虚发的导弹神射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