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空导弹团对空中来袭以及贴地飞行的目标实施攻击,精确命中的背后却饱含导弹射手的艰辛努力,在几秒钟内操作手如何发现目标准确跟踪?对贴地飞行的高速靶机进行打击,发射的导弹对地面人员和设施构成巨大威胁,战车里的官兵又经历了怎样惊心动魄的时刻?央视7套《军事纪实》11月16日晚20:03分播出《导弹神射手陈明》(上集),敬请关注。

陈明
情况危急 神射手从容不迫
2010年7月的一天,乌云笼罩,阴雨连绵,但此时南京军区某地空导弹团却正在执行导弹发射任务,作为目标的靶弹起飞了,它正以每秒几百米的速度在厚厚的云层中飞行,不到半分钟靶弹就将飞出导弹的攻击范围。而在乌云的遮挡下,官兵们到这时还没有发现目标,不到半分钟的时间决定着导弹能否成功发射,绝大多数官兵心都悬到了嗓子眼。
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紧张时刻,可就在这么紧迫的情况下,导弹营营长陈明却显得异常冷静,按照他的命令导弹操作人员仍然耐心等待最佳的发射时机,陈明相信自己一手带出来的操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同时他也相信自己用无数的艰辛和努力换来的导弹发射经验一定会大显神威。
二十秒后,当靶弹飞到一处云层较薄的地方时,操作手迅速发现并跟踪上了目标,接到报告后,陈明果断下达发射命令,导弹腾空而起,急速钻入云层。
钻入云层的导弹是否命中靶弹,仅凭目测无法判断,发射之后大家一直紧绷着的神经没有丝毫放松,他们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战果很快传了过来,某地空导弹团首次在雨天发射导弹精准命中目标,发射指挥员——导弹营营长陈明再一次展现出“导弹神射手”的锋芒。
凭心而论,第一眼见到陈明让人很难把他和果敢精干的导弹发射指挥员挂上钩,32岁的陈明1997年毕业于南昌航空工业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他的脸上整天都带着憨憨的笑容,似乎从来没有什么事让他犯愁过,而略显发福的身材更给人一种随和容易亲近的感觉。斯斯文文的陈明身上似乎还保留着很浓的学生气息。那么这个携笔从戎的陈明怎么就成长为发射导弹的行家里手,他当指挥员又为什么能够做到如此的镇定自若呢?陈明说自己是打心眼里喜欢导弹发射,每每讲到自己第一次亲眼看到发射导弹的场景时,他都显得一脸兴奋。

导弹发射

初见导弹 毕业生立志从戎
自从看到导弹发射,激动不已的陈明就喜欢上了这个重达几十吨的庞然大物,刚入伍他就暗下决心,有一天自己一定要亲手按下发射按钮发射导弹。陈明在大学所学的专业是计算机应用,而毕业后偏偏又干上了自己喜欢的导弹发射。面对全新的专业,陈明一切从零开始了刻苦学习。
每一辆导弹发射战车有5名成员组成,站长、两名操作手和两名驾驶员,最开始陈明当的是操作手。这是操作手训练用的模拟车,和战车实际的操作按钮位置几乎一模一样,主要是练习操作手发射导弹的技能。起初每次训练陈明都发现不了目标,更谈不上跟踪目标并将其击毁了,他的训练成绩在操作手中一直是倒数几名,可以说当时谁也没有把这个刚刚当操作手的陈明放在眼里。
陈明憨憨笑容的背后,却是一脑袋的鬼点子,充满了奇思妙想。导弹发射专业十分枯燥乏味,而陈明总是想办法把很复杂的原理简单化。
这是导弹发射战车上的模球,它和电脑的鼠标功能有些相似,操作手转动模球来移动瞄准仪器上的光标去发现目标和跟踪目标。为了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陈明想出的办法不仅好玩,练起来也一点不难。
这是当年流行的电脑游戏cs,看到游戏玩家用鼠标控制狙击步枪瞄准点来击毙对手,陈明的心里灵机一动,他发现狙击步枪的瞄准击发要求快速精准,和导弹操作手发现目标、捕捉目标有几分相似。
于是在业余时间里,陈明利用团里的局域网打起了cs,在放松身心玩游戏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快速发现目标的能力。在游戏中,起初陈明使用狙击步枪动作不熟练,经常被其他战友击毙,但乐观的陈明一点也不沮丧,继续和战友们高高兴兴地练习着。
两个多月后,陈明手和眼睛的协调能力大大增强,快速发现目标跟踪目标的能力也明显提高。在模拟车的考核中,陈明的成绩一跃到了中游,大学生头脑聪明,接受能力快的特点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短短半年,陈明的考核成绩令人刮目相看,已经闯进了操作手的前三名。
和打电脑游戏练操作技能的怪招相比,陈明让全团官兵更服气的是一股子拼劲,谁都没有想到这个身体素质并不出色的大学生竟然在活动筋骨的运动课目上占了优。这是地空导弹团进行心理行为训练的场地,和普通训练场不同,这里的各种器材练的都是人的胆量,发射导弹对操作人员的心理素质要求极高,而通过心理行为训练可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陈明训练的第一个课目叫“飞跃自我”,它的难度可不小,爬上8米多高的铁杆,陈明已经很难控制住自己的紧张心情,他的腿都有点发抖了。
可这只是“飞跃自我”这个课目的第一步,陈明爬上8米高的铁杆顶端居然用了5分多钟,铁杆不停晃动,陈明的心也跟着忽上忽下地跳动。
陈明在8米多高的铁杆上身体不停颤抖,可下一步他要纵身一跳抓住两米远的一根铁棍。
陈明的身体略胖,他的灵活性显然不如其他官兵,令人难以置信,陈明在准备了足足五六分钟后,最终成功完成了“飞跃自我”课目的训练。
接下来陈明挑战难度更高的丛林绳桥,这是一根高10米,长20米的钢丝,陈明只能拉着钢丝上方的吊绳通过钢丝。在起始点上,陈明的双腿开始不断地颤抖,显得极度紧张,刚走了几步,陈明还停了下来,看到这个情况有人觉得陈明会打退堂鼓,可事实上陈明又一次令人感到吃惊地走到了终点。
而后在训练中,陈明一口气完成了所有课目的训练,整个地空导弹团还没有第二个人能刚接触这个训练就达到这个水平的,本来就性格沉稳的他心理素质又有了提高。
经历了心理行为训练的紧张时刻,陈明又奉命进行另一项近似实战的训练,地空导弹团的人员和装备来到空军某机场附近,他们将和空军的战斗机展开对抗性演练。
战斗机从空中掠过,几十秒钟就会飞出导弹的攻击范围,陈明以最快的速度捕捉目标。
只用了几秒钟,陈明就捕获并跟踪上了战斗机,然后放弃之后再捕捉,这样反复练习操作技能。
战斗机飞行员发现被地对空导弹战车跟踪后,不断变换飞行姿势,试图摆脱操作手对他的抓捕。
战斗机突然从几千米高空快速俯冲攻击,陈明很快丢掉了目标,如果是实战,陈明的战车很可能已经被击毁,他不由得吓出了一身冷汗。而性格沉稳的陈明很快平复了紧张的心态,重新捕获目标。
经过两个月的机场驻训,战斗机已经很难摆脱陈明的导弹攻击,陈明发现、识别和跟踪疾速飞行目标的能力大大增强,成长为团里数一数二的优秀操作手。
入伍3年后,陈明因为专业技能突出提了干。又过了四年,他被任命为导弹营发射站站长,这和他最初定下的亲手按下按钮发射导弹的目标已经相当接近了,因为一般情况下,站长这个岗位就是要按发射按钮的,更为凑巧的是刚被任命为发射站站长,陈明就和战友们迎来了参加“砺剑-2005”演习的任务。
入伍7年来,陈明对亲自按下按钮发射导弹一直充满了渴望,这次演习作为站长他终于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了。然而满心欢喜的陈明很快就被泼了一盆冷水,上级领导考虑到陈明尽管操作技能出色,但缺乏实弹发射的经验,在这么重要的演习中放手多少有点不放心,再三考虑,最终决定让陈明继续干操作手的老本行,配合另一名站长进行导弹发射。
这次没能实现亲手发射导弹的目标,陈明的心里多少有点遗憾,但能够担当操作手完成发现目标、跟踪目标的任务同样艰巨和重要,陈明下决心要把平时训练的成果展现出来,无论遇到任何复杂情况自己都要沉着冷静,他期待着导弹即将发射时所独有的战场氛围,那是军人最值得骄傲自豪的时刻,那是军人特有的荣誉。


性格沉稳 操作手临危不乱
2005年“砺剑—2005”演习。大战即将打响,导弹营的3辆地对空导弹发射战车进行发射前的例行检查,担任操作手的陈明却突然发现战车上雷达出现了故障。
此刻雷达的转速只有正常转速的一半,而两个多小时后就将进行导弹发射,检查维修的工作刻不容缓。
上级给陈明下达死命令,要求他在半个小时内必须检查出故障原因。危急时刻,性格沉稳的陈明临危不乱,他只用了20分钟就对雷达故障做出了准确判断。
故障无法在短时间内排除,陈明他们不得不使用备份车来执行发射任务,而更换发射车就要把故障车里已经装填好的导弹取出来,装到备份车上。同时还要对备份车进行一百多项检查,才能保证它正常发射。
导弹从故障车里被缓缓取出,由于是高科技的武器装备,为防止磕碰,大家在操作时都小心翼翼,一边是时间紧迫,导弹发射马上就要进行,一边是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如此繁琐的工作流程是否会影响到导弹的正常发射,在场所有人都心急如焚。很快,备份车终于调试完毕,而陈明和战友们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演习已经正式展开,某型靶弹起飞了。
操作手转动战车上的模球控制瞄准仪器上的光标运动来发现和跟踪目标,而陈明对备份车上的这个模球感到很不适应。
此时靶弹已经疾速飞来,陈明所在的发射战车奉命进行攻击,此时靶弹已飞行过半,眼看就要飞出导弹的射击范围,留给操作手陈明只有几秒钟时间。第一次参加实弹射击的操作手陈明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并跟踪上靶弹,此时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了他的身上。
备份车上的模球发涩,但陈明在平时早已练就了过硬的操作技能,他转动模球的速度很快,以加快转动频率的方式弥补了模球发涩所带来的问题,即使靶弹在瞄准仪器上只是一闪而过,但陈明第一时间就锁定了靶弹,稳稳地跟上了目标。
眨眼功夫,导弹腾空而起,精准地击中了目标。热爱导弹发射专业的陈明在那一刻异常激动,直到现在每一个细节感受他都记得特别清晰,说起来也总是十分兴奋。
导弹成功击落目标靶弹,处于极度紧张状态的陈明再次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在导弹发射的整个过程中,他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沉稳的心态让在场所有人为之惊叹。而陈明在“砺剑—2005”演习中的出色表现也让他向亲手按下发射按钮发射导弹的目标更靠近了。
两年后,陈明迎来了“砺剑—2007”演习,他将对贴地飞行的高速靶机进行攻击,面临对地面人员和设施构成巨大威胁的导弹发射。陈明到底经历了怎样惊心动魄的时刻?明天同一时间请继续收看《导弹神射手陈明》下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