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布洛记不得当年把他及时送到医院的战士的名字,但是他牢牢记住了是川藏兵站部的上线官兵救了他的命。从那以后,为了表达感恩之情,每次上线官兵到达巴塘的时候,布洛都会用特殊的方式迎接他的救命恩人。
不仅仅是盛情的迎接,巴塘人民还会用盛大的歌舞表演来慰问解放军官兵。
川藏兵站部的汽车兵多年行驶在川藏线上,有很多藏族群众都得到过官兵们的救助。正是因为解放军对川藏线沿线各族群众无私的帮助,赢得了巴塘人民的交口称赞,当官兵们来到巴塘,这里的群众也自然会报以深情的感恩。而组织这样的联欢不仅包含着布洛对解放军的感激之情,其中还有着另一层含义。
布洛告诉我们,在川藏线上行驶,道路艰险自然不必说,如果遇到恶劣的天气状况,车队的行进会非常的危险。他之所以组织这样的活动,还要表达内心最深切的祝愿。
平安是藏族群众对汽车兵们最真切的祝福。而他们表达祝福有着独特的方式,那就是一定要表演巴塘的弦子。巴塘不仅风景秀丽,还是有名的“中国弦子之乡”。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特别是举世闻名的巴塘弦子。
每次组织军民联欢,布洛都会请一个人到场,他是巴塘弦子有名的艺术传人。
在一个典型的藏族院落里,我们见到了“三哥”。“三哥”名叫格桑次仁,是正宗巴塘弦子演奏艺术的传人。
这是一个充满了浓郁藏族风格装饰的房子。屋子里的许多摆设都让记者感到十分好奇。
“三哥”家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乐器,让我们看得眼花缭乱,这些都是跳巴塘弦子时演奏的胡琴。胡琴上的龙头被赋予了吉祥、顺利的意思。
参观完了独特的乐器展览。布洛向“三哥”说明来意,“三哥”听说是要给解放军表演,欣然同意,并且马上换上他迎接贵宾的表演盛装。
近些年来,随着藏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好转,表演弦子的服饰和乐器也较之以前更加华丽。这华丽的盛装,正是今天巴塘人民幸福生活的体现。
请到了“三哥”,布洛还要继续忙活。在他看来只要是跟解放军一起联欢,再隆重的演出也不为过,他要把最盛情的表演呈献给川藏线上的汽车兵。
这里是巴塘著名的演出团体,金弦子艺术团的排练厅。这里集合了表演巴塘弦子最优秀的舞蹈演员。
金弦子艺术团是巴塘表演弦子舞的专业演出团体。当他们听说要为解放军的汽车兵演出时,大家都非常高兴。
与此同时,在巴塘兵站里,官兵们也开始忙碌起来。二连的新兵,藏族小伙子扎西,今天格外活跃,他在积极地教战友们跳藏族的民族舞蹈。
由于连日行军,旅途非常疲劳,这场军民联欢无疑成为了上线官兵难得的轻松时刻。
军民联欢
午饭刚过,巴塘兵站的停车场内,就围起了一个大大的舞台。热闹的军民联欢会正式开始了。布洛怀着满腔深情,为汽车兵献上了一首动听的藏族歌曲。
联欢会上,藏族同胞们表演的节目个个精彩,官兵们也挥洒出满腔的青春豪情,热情地为藏族同胞表演节目。二连战士扎西难掩心中的激动,唱起了家乡的歌曲。在这样一个洋溢着欢乐的联欢会上,行走在漫漫川藏线上的汽车兵们褪去了路途中冷峻严肃的表情,和巴塘的藏族群众一起沉浸在军民联欢的热闹氛围中。
跳弦子舞是巴塘人民特有的欢迎尊贵客人的方式。胡琴悠扬的声音、小伙子、姑娘们,挥动的衣袖,舞动的身姿都在欢迎远方的客人。每一个欢快的舞步,都洋溢着藏汉一家的浓浓情意。
听到这美妙的弦子音乐,在巴塘兵站工作的一个叫张庆的军官也格外兴奋。身为联欢会主持人的他开心地跳起了藏族舞蹈,虽然动作不算很优美,但是他跳的很起劲儿。激情四射的张庆是安徽人,已经在川藏线服役11年了。巴塘对于张庆来说更是一个难以割舍的地方。如今这个来自内地的小伙子已经把家安在了这里。
联欢会结束后,张庆邀请我们来到他的家里。
张庆是这个藏族家庭的女婿。多年服役在川藏线,张庆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这个来自安徽的小伙子决心扎根高原,如今这里就是他的新家。
今天张庆家里格外热闹。亲朋好友都赶了过来,大家都在为一件事忙活。
原来,每年车队的官兵们到达巴塘兵站,张庆都会邀请一些官兵代表来家里吃“团结包子”。那么,什么叫团结包子?团结包子背后又有着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从这里我们才得知,原来团结包子源于当年十八军进藏修路的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时,为了欢迎解放军的到来,当地的藏族同胞家家户户都包了很多大个的包子送给解放军。
这种包子凝结着藏族群众对解放军的情谊,象征着藏汉军民的团结友谊。因此人们就把他叫做“团结包子”。时光荏苒,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但巴塘藏族群众一直延续着为路过这里的汽车兵包团结包子的传统。
她是张庆的妻子,名叫扎西志玛。经过朋友介绍,他与张庆结识,最终走
上了婚姻的殿堂。扎西志玛是一个活泼的藏族女子,在她的带动下,汉族军官张庆学会了唱藏族歌曲、跳藏族舞蹈。
扎西志玛一家人每年都会为第一次“上线”的官兵们准备上几个“团结包子”,慰劳他们长途跋涉的辛苦,也表达着他们对英雄汽车兵的深切敬意。扎西志玛从小就崇拜军人,如今如愿以偿成为了军人的妻子,因而她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军人保家卫国的艰辛。
从小就崇拜解放军的扎西志玛,自从嫁给汉族军官后,对军人更是充满了满腔热爱。因此,每当第一批上线官兵路过这里的时候,扎西志玛就会忙活着包团结包子。
我们来到张庆家里时,包子馅已经准备妥当。听张庆介绍,这么多的馅准备包两个包子,因此我们一直充满了好奇,想看看今天要包的这“团结包子”究竟会有多大。
张庆一家人都在忙活着包“团结包子”。在这个藏族风格装饰的房间里,我们看到了张庆一家如今的幸福生活。这面墙上的相框里摆着几张他们一家人的照片,我们寻找许久却没有发现张庆与妻子的婚纱照。张庆一直忙于工作,很少回家,即便回家待的时间也很有限,拖来拖去,结婚照就一直没有照成。
张庆与妻子结婚已经七年了,一个是老家远在安徽的汉族小伙,一个是从小生活在高原的藏族姑娘,他们的生活习惯虽然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他们每天享受着平凡而又幸福的生活,因为他们彼此深深地爱着对方。
一年前,张庆与扎西志玛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别看小家伙才一岁多,已经学会敬军礼了。
这是能歌善舞的一大家子,张庆的岳母和阿姨一边包着包子还一边哼唱着藏族歌曲。
不知不觉间,“团结包子”已经包好了,此时我们也真正看到了大个“团结包子”的庐山真面目。
傍晚的农家小院显得格外恬静,炊烟袅袅升起,忙活了一下午,“团结包子”终于要出锅了,“上线”的官兵代表也如期来到了这里。好客的张庆一家为远道而来的客人敬献了哈达,这也是他们最珍贵的礼物。
夜幕降临,灯光照亮了这个农家小院里的每个角落。满屋的客人,在快乐地交谈着,大家都在期待着“团结包子”的登场。
一杯酥油茶,一杯青稞酒,这是藏族人民最淳朴的招待客人方式。而官兵们劳累了几天后,能在藏族同胞家里吃上“团结包子”,同样显得格外兴奋。
快乐的时光总会让人感觉短暂,很快晚宴就要结束了。就在此时,张庆的家人,她的妻子和姐妹们为“上线”的官兵端来了青稞酒,她们要再敬一杯祝福的美酒,祝福官兵们一路平安!
就在张庆家人和官兵们互致祝福时,我们发现,蹒跚在屋子里的张庆的小女儿自顾玩耍着,她虽然看不懂大人们在做什么。但是作为藏汉两个民族爱情的结晶,她代表的是延续藏汉血脉亲情的下一代。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美好的夜晚必定会在她的一生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告别热情似火的巴塘县,官兵们再一次启程出征,他们将很快跨过金沙江,抵达西藏境内,那么在接下来的行程中,进入西藏境内的汽车兵还将继续什么样的传奇?请继续关注《新川藏线传奇》第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