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朝边防纪行③ 雪海孤岛

(2010-03-23 11:02:20)
标签:

中朝

边防

纪行

维东哨所

军事纪实

分类: 推荐篇

 

中国、朝鲜山水相依,地处边塞的长白山、鸭绿江、图们江神秘多彩。心系边关军人,《军事纪实》记者一个月穿越1334公里中朝边境线,带您走进独特的边塞生活,真切感受戍边将士的一片赤诚。《军事纪实》3月24日20:03播出八集系列片《中朝边防纪行》第三集《雪海孤岛》,敬请收看!

 

“雪海孤岛”上的精致雪雕

白山西坡的山门,到中朝边防一线采访的第7天,我们《军事纪实》栏目的记者将从这里上山,目的地是三十多公里外的维东哨所。

长白山走势以最高处的天池为中心向山下辐射,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坡,除东坡在朝鲜外,其他都在我国境内。

我们曾经去过的“天池哨所”是在长白山的北坡,那里每年都有9个月大风天,而我们即将到达的维东哨所也很有特点,它是在长白山的西坡,每年有9个月的时间被一两米深的积雪覆盖,在那个时间全线都不通车,吉林省军区边防某团的官兵形容那里是“雪海孤岛”。

一路上山,车窗外都是一两米深的积雪,但是却一路畅通。

边防团的宣传干事告诉我们,得知记者要来采访,维东哨所的官兵提前一周就开始协调地方的铲雪车过来帮忙,但是因为今年冬天的雪太大,很多司机都不敢出车。直到三天前,一名老司机才开着铲雪车过来,而开这条路整整用了两天的时间。

汽车慢慢地穿越这条长长的雪胡同,听了宣传干事所说的事,我们被深深地感动,可爱的边防战士他们是那么的热情和纯朴。

三十多公里的路,我们却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在雪胡同的尽头出现了几抹军绿色的身影,维东哨所到了。

维东哨所几乎完全被冰雪包围,可我们第一眼就发现,哨所官兵好像根本就不怕这样的艰苦条件,而且他们似乎对雪还有着特殊的喜爱,因为装点营区环境的竟然是与众不同的雪雕。在战士们的精心雕琢下,七八件各式各样的雪雕,每一件看上去都栩栩如生。

维东哨所的战士大多是十八九岁,在这个冬天和外界几乎隔绝的哨所,他们必定有着孤独和寂寞,而和其他“90后”的年轻人一样,他们也追求时尚,有着多彩的梦想,但是作为一名在边防哨所站岗值勤的军人,他们肩负着神圣的职责和使命,我们无法推断哨所官兵当中究竟有多少人有美术功底,也许出自他们手中的雪雕,除了是对这个哨所的热爱外,也是派遣内心寂寞的一种方式吧。

这是我们来到维东哨所的第一印象,但这样的感受也许并不太准确,或许跟官兵们再多接触接触,我们会找到新的答案。

 

维东哨所的别样风味

维东哨所的冰雪多,官兵也就因地制宜地搞出了这个特色哨所。让我们没有想到,他们在日常训练中也加进这么多的冰雪元素。

天然就是冰多雪多,再加上战士们的人工开凿,维东哨所的冰雪特色更浓了。

在我们记者采访之前,维东哨所已经被积冰雪包围了半年之久,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哨所官兵只是生活在这个只有一百多平方米的营区里,对于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来,视野可及的范围内,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再美丽的风景也会变得乏味,那么他们会不会又寂寞的感觉呢?又是怎么去排解这样的困扰呢?

哨长王海洋2009年7月从解放军第二医科大学毕业,因为一到冬天,就会和外界隔离,所以很长时间他都没有把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维东哨所的真实情况告诉父母。王海洋说:“现在自己调节好了,也不觉得什么了,反倒觉得自己也蛮快乐的,别样的风味。”

那么王海洋所说的别样的风味又是什么呢?

我们到达维东哨所的当天下午,长白山又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花。我们想,也许在这样的天气里,哨所里会组织室内训练或一些学习活动,可没想到战士们正在检修摩托雪橇,他们说马上就要去巡逻。

摩托雪橇被哨所官兵称为“雪地奔驰”,它能在雪地上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行驶。

然而,因为我们记者要跟战士们一起去巡逻,按规定最多只能坐三个人的摩托雪橇坐不下了,但特别熟悉冰雪环境的哨所官兵有的是办法。

每架摩托雪橇的后面都被挂上了一个能坐两个人的爬犁,为了避免雪橇高速行驶时的寒风把人冻伤,每架爬犁的前面还放置了一块挡风玻璃。

从维东哨所出发,这一天的巡逻路线是乘坐摩托雪橇到达8公里外的长白山西坡海拔1250米处,然后再徒步上山前往海拔2150多米的天池,那里的5号界碑是巡逻线的终点。

乘坐二十多分钟摩托雪橇后,巡逻的官兵就要徒步登顶天池了。

两天前,我们记者在天池哨所采访时,曾从北坡徒步3公里登上了天池,这时再以徒步方式上山,刚一迈步就觉得到了体力的极限,而维东哨所的官兵几乎每天都要全副武装地登上天池,他们执勤的艰辛程度远远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

虽然脚下有1236级台阶,但在冬天,所有的台阶早已经被大雪覆盖。一米多长的滑雪杖,在战士们手中成为了探测雪深的工具,大家伙用近似爬行的姿势一点点地向山顶前进。

为了等我们,哨所官兵也是走走停停,爬完这1236级台阶的距离,我们竟然用了两个多小时。

我们眼前就是5号界碑,界碑是边防线上特有的标志物,虽然它只是一块花岗岩,可界碑矗立在这里,它就标识出了祖国神圣领土的范围,代表着祖国和人民的最高利益。

在海拔两千多米的长白山顶,5号界碑格外醒目。身临其境,我们相信界碑上“中国”两个醒目的大字,会让所有到过边境线的人都产生同样的心理感受,在庄严肃穆中,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而这时我们也真正地理解了边防军人甘愿在与外界隔绝的哨所站岗执勤,在风雪之中不畏艰险巡逻的坚定信念,他们是忠诚的战士,是祖国和人民的优秀儿女。

 

抓阄决定谁下山

长白山是东北地区海拔最高的山峰,在5号界碑这里还可以看到长白山天池风光的全貌,边防战士肩负的是祖国和人民的重托,他们必将会以高昂的士气迎接任何艰难困苦的挑战。

因为我们记者的这一次采访,被冰雪包围了半年之久的维东哨所开辟出了一条通往外界的道路,这也促成了哨所官兵入冬以来的一个心愿。经过向上级请示并得到批准,维东哨所的少部分官兵将有一次外出的机会。

从边境线巡逻回来的当天晚上,在这个不足八平方米的宿舍里,哨所官兵召开了一次全体大会,大会的主要内容就是确定第二天下山的人员。

王海洋:“咱们明天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就是能满足给家里、给父母寄一次礼物,新年礼物这么一次机会。不好的就是咱们这次名额有限,因为家里还需要站岗啊这些必要的工作,然后咱们这次除了我要带车,然后谢法辉开车之外,只能有三个同志跟我们下去了,然后商量来商量去我觉得抓阄比较公平。”

让我们把刚才的那个瞬间再看一遍:知道抓阄结果后,佟小刚没有做出太多的考虑,就悄悄把自己下山的机会让给了身旁的战友赵静。

在维东哨所所有官兵中,佟小刚待的时间最长,足足有七年。那么,七年没有回家的佟小刚为什么会放弃这次下山的机会呢?

佟小钢说:“因为战士们非常累,下去一下不容易,作为班长我应该留下来,应该把这个机会留给别人。他离我比较近吧,如果换另一个人坐的离我比较近,他抓阄去不了我肯定也给他。”

其实这时距离2010年春节只有不到十天的时间了,能有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下山,对于这几名被确定下来的战士来说,脸上都写满了兴奋。

第二天,长白山现出了几天来的一个最好天气,和这样一个晴朗少风的天气相吻合的是哨所所有官兵的激动情绪。

十分钟的时间,不能下山的战士也跟能下山的战士交待好了往家里寄的东西,汽车轻快地驶出了哨所,向着200多公里外的松江河镇开去。

这是松江河镇最大的百货商场,临近春节,这里的节日气氛被烘托得很浓,每一名官兵都仔细地挑选着商品。

赵宇峰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每人挑选了一套保暖内衣,虽然看上去极为普通,但此刻我们的眼前仿佛已经看到战士们的亲人在接到这份节日的祝福时最欣慰的笑容。谁没有父母亲人,谁不想在纷繁中闯世界,但为了无数父母的欣慰,为了更多人的幸福安宁,边防军人却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边防事业,那一座庄严的界碑永远矗立在他们心中。

按照预定行程,我们摄制组下一站的采访地点将是大山深处的老虎哨大坝,虽然那里不是什么“雪海孤岛”,但那里同样和外界的联系很少。那么老虎哨什么样?官兵们又过得好吗?明天同一时间请收看八集系列片《中朝边防纪行》第四集《大山见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