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军事纪实
军事纪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2,827
  • 关注人气:4,3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战场迷局

(2009-12-01 15:18:16)
标签:

砺兵-2009-2b

南京军区

红军

蓝军

军事纪实

军事

分类: 演习篇

战场迷局 

闽西山区一支师规模的红军部队为何突然集结?面对只有一个营兵力的蓝军,实力如此悬殊,红军部队又为何异常紧张,如临大敌?面对如此神秘的对手,红军能否取得最终的胜利?《军事纪实》12月1日20:03播出《战场迷局》,敬请收看!

战场迷局

 

战场迷局

 

战场迷局

砺兵-2009-2B:“考官”与“考生”的对决

2009年10月31日早上,以往宁静的闽西山区,突然出现了一支部队在山林之中集结,并且进行着慷慨激昂,视死如归的临战宣誓,气氛异常紧张。这支部队为何突然出现在此地?

这是一场南京军区某集团军组织的代号为“砺兵-2009-2B”的实兵实弹演习,而宣誓的这支部队就是南京军区某集团军的机械化步兵师,他们是参加这次演习的红军部队。这是一支有着赫赫战功的王牌之师,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在以往的作战中很少有败绩。但是这次从将士们宣誓的言辞和严肃的表情中,让人感受到红军部队如临大敌的紧张气氛。那么在这次演习中红军将会遇到怎样强劲的对手呢?

按照演习规定,红军此次演习的任务是要攻克蓝军在山林中的防御阵地,并占领其指挥所。虽然蓝军占据易守难攻的山地地形,但是他们只有相当于一个营的兵力驻守在山林中。一个师规模的红军和一个营规模的蓝军作战,实力明显相差悬殊,可是红军却为何如临大敌?

原来在演习中红军的真正对手并不是只有一个营兵力的蓝军,而是隐藏在蓝军背后那股强大的力量—演习导演部。为了检验红军这个王牌之师的作战能力,集团军从全军精心挑选了经验丰富的军事教员和军事参谋一百多人,经过严格地培训,组成了一个演习导演部,根据实际的战斗进程,随机给红军设置题目,让红军去破解。导演部就像是考官,红军部队则是等待考察的考生,随时接受检验。而蓝军只是用来反映导演部在演习过程中给红军设置敌情的虚拟力量。在导演部的调控下,蓝军是一支神秘的部队,红军并不能确定其真正的实力和规模,蓝军到底有多少兵力?军事装备如何?一切都是未知数。无形的敌人是最可怕的。因此红军师才会如此紧张,不仅在演习之前师指挥所反复研究作战预案,周密部署,还在演习即将打响的时候给战士们强有力的精神鼓舞。

导演部为了能在第一时间掌握红军的作战情况,及时给他们设置 “敌情”,在红军部队从师到连的每一级作战单位,导演部都安排导调员在作战的过程中跟随部队行动,随机设置题目。

为了营造实战环境,导演部首先要求部队远程机动了一千多公里,来到完全陌生的闽西山区,而且不允许红军勘察地形,在完全生疏的环境里作战。因为演习没有预案,导演部和红军部队都在紧张的进行着战前的准备,战斗马上就要打响,那么在这场“考官”与“考生”的对决中,“考官”将设置怎样的难题?考生又将如何处置这些突发情况?

 

战场迷局

战场迷局

战场迷局

红军“伤亡”惨重,第一阶段获胜

弥漫的战火硝烟把人们带入战场的氛围。上午八时演习正式开始。此次演习红军接到的任务是:在五个小时内,对据守在岸滩山地的蓝军进行进攻战斗,攻克蓝军的防御阵地,并摧毁其指挥所。蓝军所处的山地有一面临水,因此红军只有通过水路到达山地,再向盘踞在山林中的蓝军进攻。蓝军占据着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势。

演习开始,红军师的上级单位先利用远程炮火和空中火力将蓝军在登陆地带布设的障碍破除,为红军开辟出了通路。红军的先头部队才能进行突击登陆,从水路登陆到岸上,撕开敌人的第一道防线,使大量的后续部队登陆到山地参加战斗。但此时出现了意外情况,导演部设置的第一道难题浮出水面。

作战时间7点57分,航空兵两次火力突击,抗登陆炮兵,防空兵器在一线据点阵地,对其侦察设备进行打击。此时导演部设置情况,阻止红军登陆,在红军上级单位已经打通的通路上,再次临机布设多种障碍,地雷,三角锥,铁丝网,引爆反坦克壕,各种障碍依次排开,很快,一条宽百米,长几公里的“死亡地带”拦在了红军面前,原本已经被炮火打开的通路再次被封闭。

尤为严峻的是,蓝军的航空兵火力,抗登陆炮兵火力和防登陆坦克火力不断地对红军进行打击,此时红军登陆部队进退两难,聚集在岸滩,就像活靶子,出现了大量伤亡。如果红军的先头部队不能在短时间内打开通路,登陆成功,让后援部队加入战斗来压制蓝军火力,红军将会有更大的伤亡,进而导致战斗的失利,战斗面临困境,红军将如何应对?

这是红军师三团的团长楼正军,三团是红军的先头部队,担任着对蓝军阵地的主攻任务,官兵都明白自己身上的重任。战斗刚刚开始,红军就陷入险境,被敌人的猛烈火力压制,被迫聚集在岸滩,伤亡惨重,无法登陆。

在蓝军多重障碍和猛烈的火力打击下,导演部按照演习的规则,将阵亡的官兵,全部裁掉,头上贴上代表阵亡的红色标志。

在密集的火力掩护下,红军破障分队运用各式破障武器,对“敌人”设置的重重障碍进行排除,一步步向岸上推进。但奇怪的是,当这组破障分队完成了一条通路的破障任务之后,却并不继续向纵深突破,反而掉过头来,朝着红军自己的阵地开辟出另外一条通路。

原来逆向破障就是在一个方向开辟通路并顺利进去的情况下,调转方向往红军自己的阵地再开辟一条通道,这样就可以与聚集在岸滩的红军兵力相衔接,双向破障,提高破障的效率。三团长的这种破障方式能够使兵力尽快地疏散,在敌人密集的火力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

三团在航空兵火力的掩护下,扫障分队快速地破除障碍,开辟通路。在通路基本开辟成功的时候,谨慎的团长,为了防止残存的“敌人”消耗红军的兵力,命令步兵分队在坦克的引导和掩护下,快速通过通路,扫清通路上残余碉堡火力点,向敌前沿阵地发起进攻。经过一个小时的激战,通路基本开辟成功,部队按计划上路。

九点钟,在演习进行了一个小时的时候,红军终于突击登陆成功,导演部此时也给与了裁决:“蓝军守敌退守主要坑道,进行抗击,逆袭分队逆袭成功,红军损失中心坦克21辆,装甲输送车18辆,人员战损927人,亡496人。”

红军虽然在第一阶段的战斗取得了胜利,但是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第一阶段的战斗也暴露了红军的一些问题,部队协同不够,时间耗费过多。那么,他们能否在剩下来的四个小时内完成作战任务?

 

战场迷局

战场迷局

战场迷局

化解重重危机,决胜蓝军高地

刚刚登陆的红军部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主攻三团的指挥所气氛也更加紧张,因为登陆之后,主攻团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夺下位于蓝军指挥所和红军前沿阵地中间的一个制高点353高地。战士们向着353高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他们知道,只有夺下这个高地,才能打通向蓝军指挥所进攻的道路,才能保障红军的纵深攻击分队在相对安全的地点加入战斗‘打击“蓝军”的纵深力量,并占领蓝军指挥所。但是,投入进攻的三团部队却突然被拦在了半山腰上,上不去下不来。那么,又发生了什么“敌情”让红军部队再次陷入险境?

就在红军刚刚登陆成功,正在向353高地进攻的时候,导演部却组织工兵分队对登陆的红军主攻三团的后方进行空中布雷,封锁其退路,同时命令蓝军隐藏在山洼里面的装甲车分队对三团进行快速反冲击。在后没有退路,前有强敌的情况下,红军三团被打得措手不及,兵力损失严重。

红军三团受到蓝军反击,后路又被断掉,面对这样危险的局面,红军怎样化险为夷呢?

这时的红军很被动,被压制在有限的空间内,由于人员密集,伤亡很大。

面对着这样危急的场面,三团团长本应该向师里请求支援,因为单凭三团一个团的兵力根本没有办法抵挡蓝军这么猛烈的攻势。但是三团团长打开通话装备后,并没有呼叫上级增援,却接通了另外一个部队。难道他有什么其他的制胜法宝?

原来三团长在演习之前经过了做了周密的准备,准备了多项预案,其中有一个名为“穿山甲”行动,就是为了化解这样的危机。

担任穿插分队的三团九连在穿插过程中间,受到了蓝军层层阻拦,但是他们始终牢记穿插任务不与敌争夺一个地堡、一个高地,尽量悄无声息地在不被导演部发现的情况下,在预定的时间顺利到达了穿插位置——敌后指挥所,对敌指挥所发起了突袭。此时导演部以为红军已经有兵力攻到蓝军指挥所,就命令蓝军抽回部分兵力来保护指挥所,很快,围攻红军三团的蓝军兵力骤然减少。

预先埋下的奇兵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这让三团官兵备受鼓舞。三团团长趁势采取了快速的反攻,让蓝军猝不及防。

红军猛烈迅速的交叉火力打击,破坏了蓝军的防御部署,经过了一个半小时的激战,三团打退了蓝军的反冲击。

导演部让蓝军后撤,表明红军已经破解了第二道难题,可以继续向353高地发起进攻,但是此时已经十点整,导演部规定红军要在十一点之前夺占353高地,此时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他们能顺利完成任务吗?但就在这关键时刻,新的麻烦又来了。

红军通信全部中断,由于各级指挥所和部队都联系不上,红军的兵力部署全部打乱,整个战场态势一片混乱。

他是三团二连连长程显峰,由于导演部的电磁干扰,他已经和团指挥所失去联系,但是在这个紧急关头,他清醒地意识到,必须抓住重点。在演习部署阶段,团长交给他们的任务就是攻占353高地。

因为是在陌生地域作战,周围的山又几乎都是一个模样,而且通信中断,儿连长无法和团指挥所取得联系确认353高地的坐标,所以,他只有拿着指南针,对着地图寻找位置。但是,意外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在更换频率,通信畅通以后,二连长发现一排的攻击方向出现了错误,本来他命令三个排同时向353高地冲击,现在只剩下两个排在作战。

经过快速调整,一排找到了正确的攻击方向,二连长立即重新组织对353高地的进攻。此时,团指挥所急促的命令再次传来。

但是,353高地是一个陡峭的山头,居高临下的蓝军火力打得二连战士们抬不起头来。

此时已经十点三十分,离导演部规定的十一点钟的期限只有半个小时了,再不尽快拿下353高地,不仅他们三团的任务没法完成,整个红军师的进攻作战也将彻底失败。强敌面前勇者胜,二连长指挥着二连的战士们勇猛的向353高地冲击。

在连长临危不乱的指挥下,二连以快制胜,不给敌人任何反击的机会,最终占领了353高地,打通了通向蓝军指挥所的通路。

主攻三团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通道打开之后,师指挥所立即下达命令,乘胜追击,师的纵深攻击群迅即加入战斗,红军部队向蓝军指挥所高地发起最后的攻击,机降部队搭载武装直升机实施机降,装甲步兵在坦克的引导下向高地冲锋,以快制胜,不给蓝军以半点喘息机会,急速挺进。

下午一时,红军将红旗插在象征蓝军指挥所的高地上,导演部裁决红军取得了胜利。“砺兵-2009-2B”演习圆满结束。在这次演习中,导演部根据实战需要随机出题,难度大,针对性强;红军冷静处置,灵活应对,有勇有谋,多数处置得当,得到了导演部的好评。而对于所有参加这次演习的官兵们来说,他们还感受到了一种军人特有的自豪与光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