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收视率1.03背后的故事——《直击阅兵村》编导手记

(2009-10-14 12:30:51)
标签:

军事纪实

大阅兵

军事

分类: 编导手记

作者:张璐  央视《军事纪实》栏目编导、出镜记者

 

收视率1.03背后的故事——《直击阅兵村》编导手记

 

2009年10月10日,对我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个日子,《直击阅兵村》第14集的收视结果出来了——“1.03”,创下了央视《军事纪实》栏目开播三年半以来的最高点。作为节目编导兼出镜记者,我感到很欣慰。回头望去,这期节目的拍摄过程清晰地映现在脑海里。

 

●    我们幸运地搭乘了《大阅兵·2009》的顺风车

作为《军事纪实》栏目的《直击阅兵村》摄制组来说,我们遇到了非常好的拍摄时机。2009年9月初,当《军事纪实》的特别节目18集大型高清电视纪录片《大阅兵·2009》摄制组如火如荼地工作时,我们才刚刚进入阅兵村。担任特别节目创作的工作伙伴,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拍摄线索,让我们在极短时间里,了解到了阅兵村里几十个受阅方队的情况。

但接下来我们遇到的时间紧迫问题是史无前例的。随着受阅日子的临近,制作周期越来越紧张,最后一阶段从拍摄到播出,需要在两三天内完成一期节目。这个制作周期不到以往《军事纪实》节目的五分之一。然而,有顺风车可搭,无论有多大困难,我们仍然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了工作。

收视率1.03背后的故事——《直击阅兵村》编导手记

 

●总教练“救”了我们

九月的第四周,我们“直击”组的拍摄进入最后一个阶段。栏目主编反复叮嘱,拿定主意后,看到什么就拍什么不要犹豫。是啊,按照以往的创作模式,25分钟节目至少要用300个画面,如果精雕细刻,时间显然不够,如何才能节省拍摄时间呢?

为了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一件事,我们一致认为最快的方法莫过于听人讲故事。在没有充裕时间大量拍摄精彩画面的情况下,我们开始做人物采访。单靠人讲,怎么能吸引观众,怎么才能不逊于日常节目中的故事小片呢?

幸运的是在这次拍摄中,我们结识了各个受阅方队中举足轻重的核心人物——教练员,他们无疑是受阅部队的精髓,在他们身上很多人有独特的个人魅力。在拍摄《直击阅兵村》第14集时,我们选择了海军学员方队总教练——卢石。

海军学员方队有着悠久的阅兵历史,他们参加了新中国历次国庆阅兵,今年是他们第14次走过天安门前。而总教练卢石,曾经是名震一时的“千人大方队”缔造者。他从事队列教学20多年,训练了10万队员,算得上是队列训练中的领军人物。这样一个取得辉煌成就的教练,会有哪些非凡之处,在阅兵训练中他又有哪些好的训练方法?于是以“教与学”为主题,反映阅兵村中新时代军校学员风貌的片子主体基本构成。

传奇人物身上,会有钻石般的“好点子”,卢石没有让我们失望。“给队列训练赋予美感”是卢总教练常说的一句话,话不多,但立刻打破了我们对队列训练枯燥无味、四平八稳的表象认识。他的观点强烈吸引了我,我想这也一定能吸引观众。

“如何让队列训练赋予美感?训练中常遇到哪些问题?又会隐藏哪些奥秘?……”很多问题在我脑海中逐渐累积成电视画面,接下来我们的拍摄开始了。

收视率1.03背后的故事——《直击阅兵村》编导手记

 

●    训练场是我们的拍摄圣地

什么样的采访环境可以让受众感受更真切?什么地方卢总教练可以大展拳脚?——训练场成为我们的拍摄地。这是偶然,也是必然。

在紧张的受阅前夕,对于每个队员而言都是分秒必争,加班加点训练已是司空见惯,我们怎能忍心耽误总教练宝贵的训练时间呢?为了训练、拍摄两不误,我们的摄像机在没有和拍摄对象进行过多沟通的情况下开机了,拍摄的是队员们原生态的训练场景,捕捉的是卢石教学的现场。

在拍摄过程中,我听到了很多队列训练专业名词,比如“标齐”、“斜线”、“步幅”、“12.5度角”……,这些专业词汇成了我的兴趣点。当卢总教练一一向我们解释这些专业术语的时候,我想观众此时也一定很“解渴”。就这样,6个小时的训练下来,我们拍摄了6个小时的磁带。

就拍摄质量来说,达到了预期,因为无论是教练员还是队员,在熟悉的训练内容上,他们表现的游刃有余,因为他们展现的是真实的自己。海军学员方队的队员由大连舰艇学院的在校生构成,对于这群充满活力和朝气的年轻人而言,当摄像机对准他们时,他们的执着程度超乎了我们的想像。即使他们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我们的拍摄也达到了 “人机合一”的程度!

训练结束后,卢总教练认为今天队员们的训练状态很好,看来我们的拍摄,并没有打扰队员们的正常训练。这一天拍摄轻松愉快!

●一千字的解说迎来“1”的高收视率

如果说前期拍摄中遇到的问题,我们都一一化解,那么第三天,真可谓是硬碰硬的遇到了困难!从回来写稿到播出,我们只有一天的时间。经过连续的拍摄和奔波,我的体力、脑力已经严重透支,在紧要关头,主编说要大段大段的用同期,这样可以省去很多文字!这对我来说,省去的不仅是几千文字和挑选画面的时间,同时还是一种能够顺利完成任务的科学判断。

之后整理出来的解说词只有1062个字,这大概相当于常规节目的五分之一解说量。幸运的是,前期拍摄时卢石的采访和训练场上队员们训练镜头相得益彰,结合到一起后很顺利的完成了节目的制作。

两周后,听到好消息,《直击阅兵村》第14集的收视率达到了1.03,创造了栏目开播以来的最高点。当然,收视率是收视环境、节目质量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对于《直击阅兵村》第14集来说,不能不说是万分幸运的!

现在会想起来,我们在“村”里待了一个月,“村”里的人和事都深深地感动、感染着我们;在和队员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们在不断的成长、进步;在拍摄《直击阅兵村》系列的过程中,我们渐渐丢掉心中的脆弱和稚嫩,留住坚韧和刚强,我们希望在未来的节目制作中,用更多更好的精彩节目回馈广大观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