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郎离家,不同寻常的婚礼如何继续

标签:
婚礼新郎白宝泉老虎团伊春森林大火军事纪实军事 |
分类: 人物篇 |
连长和未婚妻终于步入婚姻的殿堂,婚宴现场为什么却不见新郎?新娘又怎样将不同寻常婚礼进行下去?央视七套《军事纪实》7月21日20:03播出《白连长的两次婚礼》为您揭晓
婚礼现场不见新郎
2009年5月2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普通的小饭店里,一场婚礼即将举行。
新郎白宝泉是沈阳军区某师老虎团的一名连长,新娘李丹是医药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但是,我们从参加婚礼来宾的眼神中却似乎感到了一丝异样。大家都知道,喜庆的婚礼是新郎新娘永结连理的重要仪式,可是直到婚礼开始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没有看到新郎的身影。
此刻,典礼台上只有新娘李丹一个人,而新郎白宝泉又在哪里呢?这其中到底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呢?
正当所有人都一头雾水的时候,主持婚礼的司仪为大家解开了疑惑。
正如人们所预感的那样,这的确是一场不同寻常的婚礼。可是,婚姻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没有新郎的婚礼能进行下去吗?如果说新郎执行任务紧急,那么他们为什么不推迟婚期,再选一个好日子举行婚礼呢?
这一切还要从婚礼的前三天,也就是4月29日那天说起。
4月29日,白宝泉刚刚从外地执行完任务回到哈尔滨;4月29日,是李丹姥姥76岁的生日。4月29日,距白宝泉和李丹的婚期还有三天。这一天可以说是好事连连。然而就在这天晚上,白宝泉突然接到了从部队打来的一个紧急电话……还有两天就要举行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结婚典礼了,然而,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作为一连之长,白宝泉仅仅沉默了几分钟,便决定马上返回部队。
4月30日凌晨,伊春附近上甘岭地区的森林大火经过两天的燃烧逐步扩大,当地驻军接到了紧急增援的任务。
刚刚回到部队的白宝泉和所有官兵一样,即刻进入了待命状态。
4月30日早晨天刚亮,白宝泉抓了一个空隙给李丹打去了电话:“这边接到任务可能马上就要离开哈尔滨到伊春去,那边可能是着火了,新闻前两天都报了,我们刚刚接到这个任务。婚期能推迟就推迟。” 可不到十分钟的时间,白宝泉就意识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简单——酒席都已经准备完毕,所有的亲友都已经通知到。
直到30日上午,李丹还在猜测,白宝泉可能会赶回来参加婚礼。但很快她就得到了一个确切的答案,白宝泉确实不能参加婚礼了。
2007年,李丹和白宝泉开始相恋。由于部队训练和紧急任务较多,两年来,她和白宝泉在一起的时间少之又少,像这样的突然分别也已经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但是,在结婚典礼前夕出现这样的情况却是李丹万万没有想到的。接下来,李丹真的要一个人来完成这场结婚典礼了,那曾是她多么期待的一天,而从此时开始,婚礼却变成了她最不想面对的一刻。随着时间的推移,煎熬也在一步步地逼近……
4月30号晚上9点,白宝泉所在的救援部队到达伊春。5月1日凌晨3点,白宝泉和战友们到达指定火场。对于森林火灾来说,灭火很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排查过火区域,防止火势蔓延过的地方出现复燃现象,而白宝泉和战友们担负的正是这项任务。
在山里,手机信号时有时无,火势不断在蔓延,谁也不知道在这里的任务会持续多久。5月2日凌晨5点多,在部队稍作休整的间隙,白宝泉拨通了李丹的电话。因为这一天,是他和心爱的妻子结婚大喜的日子。他问妻子接亲的人到了没有,化妆了吗?打扮得漂亮不漂亮?信号断断续续。
此时,李丹正静静地坐在自己的梳妆台前,做着简单的打扮。没有穿漂亮的白色婚纱,也没有请专业的化妆师。原来这一切都是在计划之中的,可白宝泉不在身边,李丹觉得自己打扮得越漂亮就会越期盼爱人能在身边。她不想再给自己增加压力了。
而同时,相隔上百公里之外的火场上,白宝泉和战友们仔细地排查着过火地带,这项工作看上去没有那么惊心动魄,但是这就好比过筛子,每一寸土地都要检查仔细,遇到隐患就要及时消灭。因为在肉眼看不到的地方很可能存在暗火,而其中最可怕的就是掩藏在地下的蚂蚁窝。白宝泉说:“蚂蚁窝是最难打的。首先要挖开,有很多蚂蚁,摊开之后用水、泥巴想各种办法把烟浇灭。外头看着是烟,里面是火。直径有一米还有半米,大小不定”
部队一米一米地向前推进。白宝泉心里明白,距离李丹独自走上婚礼现场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了。在部队推进了两个小时又一次作短暂休息时,他再一次拨通了李丹的电话:“看没看到妈,看没看到爸?”信号依旧不是很好,听起来模模糊糊。此时的李丹已经出发,在没有新郎的迎娶下,独自赶往婚礼的现场……可是白宝泉只能任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能做的只有更加拼命地扑火,他希望早些把火扑灭,能够快一些回到爱人的身边。
5月2日上午9点,白宝泉给李丹打去了第三个电话。而此刻,李丹已经来到了婚礼现场。李丹说:“他嘱咐我千万别哭,鼓励我说‘我媳妇是最棒的’。”
对一个女孩子来说,能够和自己的爱人一起站在红地毯上接受亲友的祝福恐怕是一生当中最幸福、最重要的时刻了,然而此时李丹却独自站在这里面对这个极为特殊的结婚典礼。那一刻,掌声说明了一切;那一刻,李丹是最美丽的新娘。
婚宴继续进行着,可是李丹的心却早已飞到了火场。她当时想的是大火别烧到丈夫,丈夫别受伤了,别有什么生命危险。
令人难忘的第二次婚礼
对于战斗在火场的官兵们来说最大的困难不是消灭火点,而是给养不足和体力上的持续消耗。火线是不规则的,因此官兵们常常灭完一个火点赶赴另一个火点时,看着不远,但却要绕行几公里、几十公里。连续几天,官兵们除了灭火就是行军,几乎没有时间睡觉,也没有地方睡觉。沈阳军区某师老虎团战士魏成语说:“两天两夜没有睡觉很多战士很疲惫。我们白宝泉连长领着我们探路,碰到火着的地方看一下,沿着火线走,他在那看了一两分钟左右我们找个树睡着了,很累很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官兵们持续与火魔较量了11个昼夜。大火终于被扑灭了。
5月11日对于李丹来说,是真正让她感到幸福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在火场救火的丈夫,让她等待了日日夜夜的新郎就要凯旋归来了。下午4点,一辆辆军车缓缓地驶进老虎团的大门,得知李丹独自举行婚礼的当地媒体记者也跟在李丹的身后在这里等待。
这是哈尔滨电视台《都市零距离》栏目的记者在当时捕捉到的一段珍贵画面。婚礼9天后,李丹得到了白宝泉作为丈夫的第一个拥抱……之所以说这段影像珍贵,是因为这一幕差一点儿就被错过了。哈尔滨电视台《都市零距离》栏目记者王彤说: “我们一直在门口架着机器想拍他们相见的一刻,但是差点错过了。因为我印象中的白宝泉是照片上很精神、很帅,但是他从伊春扑火回来以后全身都是黑的,脸也是黑的,突然过来一个人跟李丹拥抱去了,我们大吃一惊,然后仔细一看这个人就是白宝泉。跟照片中完全是两个人。”
对于李丹来说,朝思暮想的丈夫就在眼前,此时她顾不上十几天来自己内心的委屈,而是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白宝泉的身上。李丹说:“感觉这个人得是待了多久啊,胡子至少8毫米长,头发平时梳寸头,前面头发这么长,我当时逗他你头发都能扎小辫儿了。脸就是灰头灰脸的感觉,真是风尘仆仆那个感觉。”而白宝泉又何尝不是时刻想念着李丹呢,他也仔仔细细地端详着爱妻的表情。白宝泉说:“跑了两步抱住我妻子,然后我看到我媳妇虽然戴着眼镜,我还是看见媳妇流眼泪了。”
是啊,对于妻子来说,还有什么事情能比见到久违的爱人更令人喜悦呢?可是,一件更加让人兴奋的事情已经开始在酝酿之中。在哈尔滨电视台《都市零距离》栏目的提议下,白宝泉和李丹各自的单位将与电视台共同为他们重新举办一次婚礼,补上这个遗憾。
如果说2009年5月2日是个让李丹难忘的日子,那么5月23日对于所有亲临婚礼现场的人来说都将是个终生难忘的一天,因为这一天,李丹不仅圆了女孩子都梦寐以求的公主梦,她还拥有了一场令所有人都羡慕的特殊的婚礼。而哈尔滨电视台的记者王彤见证了这场婚礼的全过程。王彤说:“当时跟我一起采访的还有另外一个栏目的女记者,我们俩也是一起感慨,说很想嫁一个军人,很想自己有一个这样的婚礼,因为当时特别威武、肃穆而且还很温馨,特别感人现场。”
老虎团几百米长的大路两旁站满了官兵们,大家用掌声迎接这位美丽的姑娘走进军营,走进军人的生活。此刻,部队大礼堂一改平时的肃穆,真正变成了一座幸福的婚礼殿堂。而最重要的是,在一线扑火的英雄,那个在5月2日没能赶到婚礼现场的新郎,今天终于回来了。
对于李丹和所有前来参加婚礼的人们来说,这场特别的婚礼将给他们留下难忘的回忆。可是对于白宝泉来说,那段扑火的日子,那十一个日日夜夜里与战友们并肩战斗的岁月也将同他的婚礼一样,成为他人生中一段难忘的记忆。
在没有战火的和平时期,军人也许没有太多的惊天动地、生离死别。但是,无论何时,只要人民需要,他们便会义不容辞的献出一切。正是因为这样,人民才赋予了他们一个美丽的名字——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