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暴乱席卷海地,中国官兵维和全纪录

标签:
海地维和防暴莱卡太子港军事纪实军事 |
分类: 事件篇 |
海地爆发大规模武装暴乱,中国防暴队员面临进驻海地以来最危险的维和任务营救海地政要,他们怎样克服重重险阻?央视七套《军事纪实》6月17日20:03播出《海地防暴纪实》第三集为您揭晓
暴力骚乱大爆发,莱卡城告急
2008年年初发生的国际粮食危机,让时局动荡的海地食品短缺物价飞涨,一些地方出现了因为粮食问题引起的骚乱。在距离首都太子港200公里的城市莱卡,发生了大规模的暴力骚乱事件。联合国驻海地维和稳定特派团在莱卡的营地遭到了冲击。
这次与中国防暴队一同前往莱卡的还有尼日利亚的维和部队。这次任务的目的是恢复莱卡地区的秩序。而现在的莱卡究竟是一个什么状况?骚乱已经到达什么程度?前面的一切还都是未知数。从现有的情报看,骚乱分子的一些袭击行动甚至就是直接针对联合国维和人员进行的。
海地是一个美丽的岛国,车队沿着风景秀美的海岸线前行,可此时的队员们却无心观赏,他们深知此次行动十分危险。
果然,当车队行进到莱卡城附近时前方出现了情况。
当时距莱卡城40公里的路上,第一次发现路障。
很快,这些由石块和树枝堆积成的路障,就被开道的尼日利亚防暴部队清理干净了,车队继续向莱卡城挺进。
可是当车队向前开进了不到2公里时,车队再次被迫停了下来。这次拦在车队面前的不仅有横在路中央的路障车,还有一群情绪激动的示威群众。尼日利亚防暴队的队员和翻译迅速找到示威组织者了解情况,并试图让人群让开道路。
根据尼日利亚防暴队的了解,这些示威的人群与莱卡城的骚乱者属于一个部族,他们在这里挡住道路就是为了不让维和人员进入莱卡城,他们认为维和部队是要去伤害他们的兄弟。他们高喊着“给我工作,降低物价”等口号声援莱卡城的同伴。
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谈判,示威人群还是没有要撤离的迹象,他们要求海地政府降低物价,解决就业,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这样的要求是两支维和防暴队所难以解决的。而此时,防暴队再次接到了总部的命令,在莱卡的营地又遭到冲击,防暴队必须尽快增援!但现场示威者声明,在自己的要求满足之前,不会让开道路。
虽然目的地莱卡城已经近在咫尺,可是防暴队员们却寸步难行,而正在这时,联合国驻莱卡的营地再次告急,总部下达了尽快赶到莱卡城的命令,防暴队此时别无选择,只好决定强行通过,在必要的情况下将实施武力防御。
在防暴队员的武装护卫下,路障被清走,车队终于又开动起来了。然而在接下来的路上,车队几乎是开几分钟就要停下来清理一次路障,离莱卡城越近,路障就越多。
让防暴队员更加紧张的是,越是临近莱卡城,在路障周围聚集的老百姓越少,这证明周围有武装份子埋伏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当车队进入莱卡郊区的时候,队员们见到了由莱卡营地派来接应的乌拉圭防暴队。他们开来了两辆大装甲车,目的是护送车队进莱卡城,从他们这里,队员们了解到,在出城的路上,他们曾遭到武装份子的袭击,进城的路将非常危险。有了乌拉圭队员的提醒,这之后清理路障时,防暴队员增强了警戒。
在接近城区10公里的地方,队员们此时刚刚清理完路障,就在这时,意外出现了。
为了掩护吉普车通过,装甲车挡住了对方的射击角度。
有惊无险,此时队员们都感觉到了一种战斗的紧张感。然而刚刚闯过了一关的队员们又遇到了新的危险。
在一个路口,防暴队在为清障队员进行护卫的时候,再次遭到了埋伏在暗处枪手的袭击。
激战中救出五人,中国装甲车险些报废
车队终于开进了莱卡城。这里曾经是海地第二大城市,如今却是死一般的寂静,只有偶尔出现的广告牌昭示着这里曾经繁华的景象,而道路两旁的废墟却告诉人们,这里正在经历动乱。
在联合国营地外围,早先被乌拉圭维和队员已经清理过的路障,再次被堆放了起来,为了安全起见,车队决定强行冲过路障。
经过了近10个小时的长途跋涉,防暴队员终于抵达了目的地——联合国维和部队莱卡营地。
刚刚到达营地,防暴队员就立刻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一位联合国雇员和他的家人成为了武装分子的袭击目标,急需营救。情况紧急,还没有来得及休息的防暴队员马上又投入到了新的任务中。
当防暴队赶到联合国雇员家里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下来。黑夜对人生地不熟的中国防暴队员来说的非常危险的,他们很可能成为非法武装人员的袭击目标。
在被解救人的带领下,防暴队员来到了三个孩子的住处。
十分钟后,三个孩子被安全带上了装甲车。可就在防暴队员准备返回营地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中国第六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政委李钦说:“我就听见被中弹一发,那声音很响……我就下令,我说鸣枪警告。”“那枪一打,感觉到这个震慑的力度一高,才过了路障,我那个车,油门线,因为底盘受到损伤了,又出现问题了。”“给我开车的那个小伙子他说我们没有油门了,正在最危险枪响的时候,没有油门了,怎么办,我说通知后卫车,我在前卫车,大家注意,关车灯,然后呢,鸣枪。”
驾驶员很快爬到车底盘下把油门线接起来,很快,用时不到一分钟,然后强行开回营地,回到营地才发现整个传动箱都坏了。
虽然中国防暴队的一辆装甲车险些报废,可这次任务却成功解救了5个人的生命。回到营地后,被救的一家人一定要与中国防暴队员合张影,他们希望所有亲友都记住自己的中国恩人。
武装暴乱席卷海地,维和官兵成功解救参议员
在回到营地后很久,队员们才开始回忆自己这一天的经历,如同梦境一般。可装甲车上清晰的弹痕又清楚地告诉了他们,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从早上出发到现在,队员们已经十几个小时没有休息了。但是营地没有那么多宿舍,队员们只好在走廊里过夜。
因为营地的武装力量增强了,所以来到莱卡的第二天当地还算平静。可谁也没有想到,在之后的几天里,海地的局势会迅速恶化。
在莱卡点燃的动乱之火,很快蔓延到了海地首都太子港。政府被冲击,街道被堵塞,在中国维和营地外也有大批骚乱人群聚集。
当时留在太子港营地的中国防暴队员只有四十多人,战斗小队只有一个,其余是后勤小队和女兵,面对太子港这样的危机形势,队员们也有些紧张。
在最快的时间里,队员们找来砂石加固防御工事。对容易受到冲击的正门也用四脚钉做了特殊防护,避免骚乱人群驾驶车辆冲进营地。虽然有了这样的防护,队员们还是不敢放松,毕竟他们遇到的是席卷整个海地的武装暴乱。
这一次中国驻太子港的营地哨位被枪击其实并非偶然,后来经过联合国技术人员调查,开枪的人是个狙击手,他的目标就是值勤的哨兵,此时的太子港已经非常危险了。
而在另一边,莱卡的形势也同样严峻,在莱卡驻防的防暴队员们,也遇到了新的挑战。
在莱卡营地外,激动的示威人群试图再次冲击联合国营地,哨位上驻防的官兵严阵以待。而此时,莱卡防暴队又接到了一个新任务。一位海地参议员被围困在家中,需要立即进行解救。
从情报上得知,参议员家周围有300多激动的民众和武装分子,参议员的秘书已经被杀害,参议员现在躲藏在宾馆中等待援助。
在莱卡营地的指挥人员迅速研究解救参议员的具体计划。
此次营救行动乌拉圭维和部队也出动了兵力,乌方派出两辆大型装甲车,负责清开路障并且吸引人群的注意,而中国防暴队作为营救小组乘小型装甲车前去营救参议员。
最终,营救小组将参议员成功地营救出来,圆满完成了任务,同时也赢得了国际同行的赞誉。
对于中国第六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的队员来说,八个月的海地生活是艰辛的,更是危险的。但是,这八个月的生活和战斗经历带给防暴队员们的记忆却是永恒的,这将成为他们一生宝贵的财富。
联合国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使海地局势渐渐得到了稳定。在此期间,中国第六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员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良好的素质、非凡的业绩,赢得了联合国驻海地特派稳定团的充分肯定,友邻维和部队的高度评价,以及海地民众的广泛赞誉,他们用实际行动续写了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