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谷搜寻失踪战机(下)
(2009-04-02 14:21:12)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事件篇 |
2008年5月31日14点56分,一个让所有人不能忘记的时刻。那一瞬间,邱光华机组化作神鹰,永远翱翔在了西部高原的上空……
在此之前,邱光华机组到底有着怎样的凤凰涅磐呢?
2008年的5月31日中午12时30分,成都军区某陆航团的三架直升机奉命从成都凤凰山机场起飞,执行抗震救灾任务。
14点56分,直升机返航时,因突遇强气流,邱光华机组从通讯信号中消失。机长邱光华、副驾驶李月、机械师王怀远、陈林、士官张鹏及13名机上搭乘人员消失在茫茫大山之中。
经过11天的搜索,6月10日10时55分,在汶川映秀镇西北的高山密林中,直升机残骸终于被地面搜救部队找到……
机长邱光华
邱光华是飞行大队年龄最长者,也是经验最丰富、技术超一流的特级飞行员。同时,他在家庭中也是一位尽责的丈夫、慈祥的父亲。他曾经给予妻子的爱依然温暖着那颗已经冰冻了整整快一年的心……
已经51岁的邱光华完全可以在半年后离开他朝夕相伴的战鹰,为自己的飞行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他完全可以在一年后戴着光荣退休的花环,回到温暖的家庭,尽享与家人欢聚的天伦之乐。以他的年龄和资历,抗震救灾时,他完全可以不去飞行,避开不期而遇的危险。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牢牢地握着驾驶杆。跟随第一批救援队伍赶到失事现场的陆航团宣传干事丁一看到了那感人的一幕。
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宣传干事丁一说:“当时我看见是,一个穿飞行服,因为他是趴在那里的,然后好像握着方向盘,趴在机头地方。然后我带搜救下来,他们把飞行员翻过来的时候,我就看见他手上还握着驾驶杆。脚蹬着脚蹬。”“还在工作,还想极力挽救。根据他当时情形,我想哪怕最后一刻,他还是想把飞机提起来,让飞机脱离险境。”
羌族飞行员邱光华就这样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挚爱的蓝天。
家乡的人都把邱光华比作是大山里飞出的一只雄鹰。他的一生注定要飞行,注定像雄鹰一样翱翔在蓝天上……
空勤机械师王怀远
这个直升机单轮着地、成功悬停的镜头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忘记。那是2008年5月20日,陆航团副团长姜广伟机组首次降落唐家山堰塞湖坝顶时的一个漂亮动作。那天,直升机负责把水利专家机降坝顶,然而费尽周折、反复盘旋都无法降落,专家们心急如焚。于是姜广伟决定强行机降。飞行员精湛的技术至今让我们叹为观止。然而,大家都不知道,这个动作是在空勤机械师王怀远的配合下才完成的。
在王怀远的观察指挥下,直升机一点点调整航向,一米米下降高度,最后,直升机右侧舱门终于顶住了土丘。水利专家顺利出舱。
镜头中,这个站在舱门内伸出胳膊的正是王怀远。
他是一位从业30年的资深空勤机械师,大家都喜欢和他搭档飞行。《直升机维护质量检查标准》就是王怀远编著的。从业多年的他凭着自己对机务工作的总结,整理出了一套实用、易懂的维护细则。如今,这本编写细致、图文并茂的《直升机维护质量检查标准》也成为了王怀远留给战友们的惟一纪念。
对于女儿,他是一棵遮风避雨的大树;对于妻子,他是一片宁静温馨的港湾。长期紧张的军旅岁月,王怀远渴望一份平和而恬淡的生活,他准备退休后回家乡开垦一片土地,种片桔林。
然而现在,这个小小的愿望却再也无法实现了。我们为他祈祷,愿他心中的那片土地永远肥沃,那片桔林永远郁郁葱葱。
空勤机械师:陈林
28岁的空勤机械师陈林是个既优秀又帅气的小伙子,2001年从军校毕业后短短4年就通过考核,从地面机械师成为空勤机械师,是同批技术人员中第一个被“提空”的。“提空”是飞行部队的一个俗称,代表着一个人能力素质的极大跨越。
当记忆的长镜头再次回到2008年6月13日,画面中这个看着就让人心疼的女孩子就是陈林的妻子。认识八个月就闪电结婚,可想而知他们的爱情是多么的炽热。
在记者拍摄的影像资料中,我们看到了陈林平静的父亲,他一直在抑制着内心的巨大悲痛,我们不知道那一刻老人家在想些什么,或许,他在用这样一种方式告诉儿子:爸爸是坚强的,爸爸为你感到骄傲。
然而,在追悼会的现场,在即将与儿子诀别的那一瞬间,老人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他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耳光。
陈林,你看到了吗?爸爸一辈子都没有责怪过你什么,然而这次他却深深地责怪你走的太早、太匆忙……
追悼会上这个小家伙是陈林的女儿,那时她刚刚一岁,她还不明白爷爷和妈妈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
如今,这个可爱的小公主已经两岁了,面对我们的镜头,小家伙既好奇又兴奋,有时还会问坐在一旁的妈妈,爸爸买肉怎么还不回来,孩子的记忆还始终停留在爸爸离开家门的那一天。
陈林,你听到了吗?孩子想你,我们大家都想你。
直升机副驾驶:李月
现实的残酷更让我们想起那个快乐达观的小伙子——失事直升机副驾驶李月。
李月是陆航团年轻飞行员中的佼佼者,参加过军事演习、神六飞船回收等重大飞行任务。作为大队重点培养的年轻飞行员,他特别珍惜每次飞行的机会,抗震救灾期间李月不负重托,勇飞陌生空域11个架次,多次果断处置空中险情。
浪漫、开朗、活泼、善良是战友对他的评价。生活中,李月是个充满热情的人,看书、打保龄、打网球,周末郊游,看桃花、爬山,李月的业余时间被这些活动挤的满满的。而他最大的爱好则是摄影。
旅行结婚是李月一直以来的梦想。地震前不久,他刚刚领了结婚证,他或许还在计划着在旅途中为心爱的妻子拍最美的照片,还想用镜头在名山大川的背景里留下最美的蜜月记忆,可是这一切都无法实现了。挚爱的妻子还在,可是新郎和摄影师永远的缺席了。
2008年6月13日,送别英雄们的那一天,只有泪水。
那一刻语言是苍白的。李月走了,把悲伤留给了亲人。然而,当我们看到他拍摄的这些照片时,我们应该知道,他在天堂一定祝愿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份美好的生活。
战士张鹏
邱光华机组中,惟一的一名士兵叫张鹏。小伙子牺牲时只有23岁,23岁的概念是什么?对于很多城市长大的孩子来说,23岁可能大学刚刚毕业,可能还在父母的臂弯下撒娇,23岁的年纪,青春岁月刚刚开始,23岁,梦想才开始起航……而张鹏,这个充满朝气的阳光大男孩却永远的离开了这个美好的世界……
80后大男孩张鹏跟所有这个年纪的孩子一样爱看美国大片、喜欢流行歌曲,每当收音机里播放台湾歌手刘若英的歌曲时,他会听得特别投入……
他身上也有着80后青年少有的成熟和懂事:提议和战友一起到献血点献血的是张鹏;看到电视里可怜的孤儿,他提出想领养一个孩子,每月资助几百元钱的还是张鹏。
这是张鹏在救灾期间递交的入党申请书,
张鹏,还记得这首歌吗?是你喜欢的刘若英的歌,送给你。祝你一切都好。
[雨季 刘若英]
窗外依旧下着如丝的雨
却看不见你身影
我从远方寄给你一封信
告诉你我很想念你
告诉你我永远等着你……
驾驶技术一流的特级飞行员邱光华,资深空勤机械师王怀远,优秀机械师陈林,还有被列为重点人才培养的李月,汽车驾驶技术出色、极富爱心的张鹏……
如果没有这场不期而至的地震灾难,这该是一个多么优秀的组合!
如果这一切都没有发生,今天的他们可能为各自的人生又创造了精彩的片断……
然而,一切都没有如果……
一年快要过去了,邱光华年迈的老父老母目前身体安好,他的家人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坚强。
王怀远的女儿再过两个月即将参加高考,自从失去爸爸后,女儿变得不爱说话,成绩也受到了影响,因此我们没有去打扰她,我们默默地祝愿她能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
家住湖南的陈林父母自从失去儿子后身体一直不好,今年春节,曾婧回去陪他们住了半个月,替陈林尽了一份未尽的孝心。陈林,我们都为你感到欣慰,因为你娶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好姑娘。
李月的父母失去了惟一的孩子,但是老人家现在拥有了一群孩子,战友们时常会去探望两位老人,尽尽孩子的义务。
张鹏,你知道吗?临铺的战友很想你,前两天还拿手机拨你的号码,他说电话中依然听到了你开心的笑声……
时间可以风化痛苦的记忆,但永远抹不掉那无尽的思念……。
鹰是桀骜不驯的,战鹰坠落的那一刻,你们便被赋予了神鹰的灵魂,永远翱翔在蓝天上,望着深爱的土地……
敬请收看:
央视7套《军事纪实》栏目4月3日20:03首播的《永远的神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