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十七天深山救援 万余群众脱离堰塞险境

(2008-06-19 12:37:48)
标签:

军事

分类: 推荐篇

  二十七天深山救援 <wbr>万余群众脱离堰塞险境

 

《军事纪实》汶川大地震特别节目《27天深山救援》将于2008年6月19日20:03分央视七套播出,敬请收看。

 

5·12地震发生后,北川县城一片废墟、灾情严重。当天武警四川总队的3100名官兵就抵达了县城展开救援,他们也是第一支到达北川县的救援部队。515中午1140分,武警四川总队接到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的又一道紧急命令:立即深入北川县的各个乡镇,查清灾情、抢救伤员、迅速报告准确情况!

然而,此时从县城通往各乡镇的山间道路有40多处大塌方、200多处小塌方,公路中断、桥梁被毁。4名当地群众的带领下,500名官兵徒步进入山区。沿途大家看到很多村子里的村民纷纷向外逃生,村民们到底面临什么样的危险境况?

 

危机四伏深入骡马不走的险境

 

武警四川总队自贡支队士官 苟敏

很多地方观察了,很多地方有很宽的裂缝,有很宽的缝,最宽的一处有四五十公分宽。

武警四川总队副总队长兼参谋长 邓厚明

根本不叫路。是骡马不走的路、牲口不走的路。

    武警四川总队自贡支队作训股股长李同辉

    当时我们走的时候是后面人观察,前面一个人观察,每个人相距1520米左右快速通过。

  

晚上8点,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再在山间行军危险性太大,于是官兵寻找了一块临时宿营地进行休息。原本大家以为可以放松一下疲惫的身体,可谁都没想到这一夜的休整却和行军路上一样艰辛。

在偏远的山路行军,每名官兵都耗费了大量体力,困意渐渐袭来,大家就躺在地上、靠着山坡睡着了。天亮后,大家互相看看,样子有点狼狈,一夜的松枝灰和着清晨的露水粘在了官兵们的脸上、身上……让大家更没有想到的是,一个晚上顺坡而睡,头朝上、脚朝下,全部血液都涌到了脚上,刚一站起来,感觉比头天行军还难受。

 

武警四川总队自贡支队士官 苟敏

我们起来以后就感觉到全身发疼,小腿根本就不受支配,血液全都流到脚下去了。脚全部肿了,刚一站起来就有那种往下蹲的感觉。

武警四川总队自贡支队支队长  郑学奇

你往下走,身体就往前倾,鞋子就挤咱们的脚尖,很多官兵的脚趾头一周都是五个泡,连环水泡。

 

山区的路,上山有多陡,下山就有多陡,再加上前一天的艰难行军,身体已经疲惫不堪了。很多官兵的小腿吃不上力,下坡就显得很艰难。

 

武警四川总队直属支队士官 卫伟果

下坡非常危险,而且背着这个东西非常重,有的时候控制不住脚就会摔一跤,有的战士膝盖上,包括我在内,膝盖都摔破了。

   

516晚上8点,经过两天一夜,36个小时的艰难行军,500名武警官兵翻越5座大山,徒步行走120公里山路,终于到达了北川县的6个乡镇。

   

    堰塞危情木筏往返救群众

 

517随着唐家山堰塞湖水位线迅速上涨,位于白草河、青片河两河汇集之处的禹里乡水位线,也在以每天2.6的速度上涨。按照这个速度,7天之后禹里乡就会变成一片湖泊。

    524,从禹里乡通往外界——禹里到北川、禹里到茂县的两条公路全部被淹,交通彻底中断。禹里乡骤然间变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深山湖泊,常年生活在山区的群众怎样面对自己的家园?他们又该如何在此地继续生活下去呢?很多村民的家在南边的山上也有,在北边的山上也有,他们该如何往返于堰塞湖的两岸呢?

    在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官兵们就地取材,用山上的木条和废旧门板,自己动手搭建了十支木筏,运送在两岸高山之间往返的群众。515日进山,截至610日,在27天时间里,官兵们先后抢救、搬运和转移重伤员178人,从废墟中抢救出3名生还者。搬运发放直升机运送大米60000多斤、救灾帐篷300多顶、各类药品700余件、干粮及生活必需品8000余件。同时他们在北川县的各个乡镇之间,疏通公路20余公里,恢复电力设施5处,运送堰塞湖区居民8600多人次……

在二十七个日日夜夜里,这些年轻的武警官兵,用自己的忠诚和奉献,默默的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