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苦僧

(2010-09-08 17:50:38)
标签:

朱耷

书法

感悟随笔

文化

休闲

岁月

分类: 感悟随笔

                           认识他,俺心里咋那么不是滋味呢 古代苦僧

古代苦僧

   

    八大山人,名朱耷,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

    他原为明朝王孙,明灭亡后,19岁年华的他,心情悲愤,不肯与清合作,落发为僧。

    他先入僧,再入道,再由道入僧,再弃僧还俗,走完了82岁的人生。

    历史巨变的打击,让避祸遁入深山的他,从此逃离了红尘俗世。他隐藏的很彻底,以至于后人无法得知他的真名。(朱耷也是后世推断)

    据说他的父亲是个哑巴,而他,突然有一天,也不会说话了,并在门口竖了一个大大的“哑”字,从此,他“合则颔之,否则摇头,对宾客寒暄以手,听人言古今事,心会处,则哑然矣”。

    一个大雨天,一个叫邵长蘅的文友来到古寺,与八大山人剪烛长谈,两人对坐无言,只以纸笔相问相答,兴致不减。平日,山人或伏地呜咽,或鼓腹高歌,或混舞于世,或醉酒泼墨,可谓癫态百出。这让邵感到很悲伤,可见饱尝亡国之痛的山人内心,承受着多么巨大的精神压力。作为前朝王族,在禁律诸多的新朝代下,他的装哑、狂癜、沉默,也许是为了避祸,也许是一种无语的反抗吧。

    但人的精神总是需要宣泄的,而他唯一能找到的精神出口,就是笔墨世界。这也许是他不愿意丢失掉文人品性的唯一选择吧。

    他为什么取号八大山人呢?

    因为他在画作上署名时,常把“八大”和“山人”竖着连写,类似“哭之笑之”,即哭笑不得之意。或许这个名号已经很清楚的说明了他的内心世界。

    他的画也不像其它画家那样直抒胸臆,大多缘物抒情,用象征手法表达寓意,将物象人格化,寄托自己的感情。或许这也与他特殊的身世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系吧。

    他一生只用水墨泼洒,也许在他的眼里,世界已经失去了颜色,“无须多买胭脂画牡丹”。他的字画很注重留下空白,至于为什么,也许只有他自己明白。

    他的书法独标一格,世称“八大体”,也有人称“画家书法”。

    八大山人,这个明代宗室子孙,一生都不肯臣服于新王朝的苦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俺不是八婆!
后一篇:古代独行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