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 me fink
(2012-11-05 18:32:12)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上海生活 |
想想应该是快二十年前了,那时候早早还在 Madison,家住807D,隔窗相望住在808D的是Michael家。早早和Michael同岁,从小就一起在楼下的沙坑里玩,是亲密的小伙伴。
九十年代的UW-Madison是全美中国留学生最多的校园,据说在读生就有四百多。那时的研究生家属宿舍Eagle Heights的小山坡上,到处跑着密密黑头发和小小黑眼珠的小孩,谁叫他们爹娘那时都还能吃能干正年轻来着呢。这帮新大陆出生的小孩们说着来自祖国大陆五湖四海的腔调。就拿俺家早早来说吧,就只会哇啦哇啦他爹他娘只身带来的大豆高粱味的东北话。
Michael爸妈是上海人,生Michael后,他奶奶从上海飞来照顾他。在奶奶的精心调教之下,Michael打小就显现出和东北小土包子早早不同的十里洋场的小克拉气质。你比如说一个例子,早早玩沙子时候,动不动就爱拎个小桶往沙子里拌点水和稀泥,一般这时候,Michael就会跳出沙坑,跑老远看着,怕那个二虎家伙一高兴摸自己一脸烂泥不要紧,还要甩别人干净衣服上咋办。
除了穿衣讲究卫生外,Michael还爱讲洋文。我再举个例子说明吧。
接着上面那个例子吧,好比说早早玩腻歪了和泥,一个人儿总归玩不了多长时间嘛。他会和Michael商量,看看俩小人儿还有啥可以一起来的。“要不咱游泳吧?”早早通常没啥比游泳更好的想法。这时候的Michael会沉思下来,双眼定定地看着早早,考虑着这个大问题,然后不急不慢地,一点一点地用小脚丫子在地上打着拍子说:“let
在亲爱的Michael还在fink期间,在807D窗户里瞧着儿子的早爹早妈早已乐翻了。
从此,807D的那一家人落下毛病了,考虑个啥永不再 “think”,老“fink”。
转眼二年后,小Michael和早早五岁了,上了学前班。很快他们说英语说得溜溜的,后来回家渐渐地不爱讲母语了。再后来,慢慢地他们不会母语了。
话说光阴似箭,到现在早早居然发展到和他爹娘都爱搭理不搭理的。早妈才知道傻眼了,晚了,终于明白了当年担心傻儿子英语不好多傻啊。
再追加一句,绝对属于超级啰嗦。如果到现在还担心傻妈俺自己的英语不好那就更愚蠢啦。因为忙到头来一辈子回头一看吧,觉悟了:英语学啥呀,咋学俺也不可能精进滴,反倒把时间浪费了,连立命的东北母语也退步得不成样子了。这可如何是好捏?嗯哼… ,let me fink,俺可咋办好捏?
最近我们2008班的妈妈们又聚会了,会后说了,下次会面派我当召集,一听这任务,压力山大呀,一着急我就冒出来“let me fink”,姐妹们又不懂fink啥意思,所以俺只能应景瞎编了这篇故事,算做解释交代喽。
对不起,Michael,亲,现在你肯定都忘了“fink”那回事儿了,可是阿姨我哪里忘得了呀,因为那时是我的花样年华呀,啥都千万不要忘记嘛。早早,别以为只有张曼玉有花样年华呵,真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