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练达即文章
(2012-07-28 19:51:19)
标签:
杂谈 |
分类: 胡说八道 |
干哪行,干到最后都是拼人品。人品又是啥呢?在如今这么多元化的世界里,人品不可能是简单的好和坏,更不是那个专门用来恶心人的词“素质”所能表达的。那啥是人品?说白了,就是人情世故。
举俩简单例子,写字和画画:同一个故事,多少人写出来准多少样,正所谓百人百相。一个场景,几个人画,几个样。百花齐放是百花齐放呀,个中高低嘛,金线已在。大线上面的是啥样的文章呢?一准是那些人情练达的人写出来的,你像曹雪芹,汪曾祺,都是啥人呀。好画也是跑这道理,你没看齐白石林风眠吴冠中都是啥人呀,都是精儿。
人情练达是不是就是心眼多复杂呢?还真不是,但是清水挂面能不能人情练达呢?还真不能!那啥是人情练达呢?人情练达是经过了复杂那段之后的出水芙蓉,绕吧?没法,不饶不行,非经过不可。
要照这么个理儿,那要人情练达的境界一定得上了岁数了呗?还真不一定,和岁数不完全成正比,没看见到老了都不懂事儿的,还有年轻轻就贼懂事儿的?那和啥有关?和悟性,还有家庭影响。
再举个例子说说吧,说师徒关系,特别是在外企环境下的虚无导师制,这儿没有政府里的上下级关系约束,要的是老师和学生的水平。找到好老师是孩子未来有发展的必要条件,孩子的底子是老师看上的充分条件。所谓老师的水平和孩子的底子又都是啥呢?这都是虚的,其实都是人情练达。你可能要问不是聪明?不是,聪明是先决条件,已经不是选择条件。现在外企里的很多孩子不笨,但是难有师承。为啥?脑袋里缺人情世故,不懂事,其实吃亏。
既然人情练达如此重要,咱当妈的就要给孩子打好这个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