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作春泥更护花
(2012-02-25 12:18:02)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上海生活 |
从入冬到立春,这一冬天呀,上海就没啥晴天,见天儿就这么阴磁呼啦的。这不,今早儿又下雨了,大周末的堵家里了,哪儿也甭想出去。
其实,江南一年四季都湿漉漉的,多雨阴湿不说,冬天还无霜期。嘻嘻,居然冒出“无霜期”这词来了,多少年没说过了。小时候,老听我爸叨咕“黑龙江无霜期短,产量低,南方无霜期长,产两季粮食,敢是产量高了”。无霜期多专业的词呀,说出来太亲切了。
江南无霜期,再加上潮湿,倒是有一大可利用的优点,啥呢?沤肥。
就因为这,俺家扔出去的垃圾可少了。洗菜剩下的蔬菜根和叶,吃剩下的果皮和核儿,洗肉的水,打扫鱼后的肠子和鱼鳞,打豆浆沉澱下的豆渣,泡红豆和绿豆的水,煮咖啡的渣滓,喝完茶叶的剩根儿,淘米的水,刷牛奶盒的水,吃剩下的瓜子皮花生皮和核桃皮,俺统统都不扔。在俺家后院子里,有一个玻璃带盖小口大罐子,还有一个开口的小圆缸,这些厨房的有机垃圾,是汤水的,就倒入玻璃罐里,是干的就扔小缸里。等发酵好了,一般江南这天气一周后就行了,就地儿挖土坑,把肥料埋了。
埋后,江南土地消化垃圾的能力更是惊人的,过去我没想到过江南土壤能这么化腐朽为神奇。一季,基本上就吸收完了,那土就可以用来种花种菜。我爸老说“土地就有这本事,可以过滤,再生生命”。
俺家后院里,左一个包右一个坑的,估计保安录像看着我,起早摸黑地挖坑掩埋,定会纳闷,更甚,会不会生出怀疑来了吧。咳,都是绿色和低碳惹得祸。
像“化作春泥更护花”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样的诗词,怕是只有南方人能写出来的,龚自珍和陆游都是浙江人。北方佬估计体会不深,出不来这个吧。
有个例子,来说说。我小时候爱玩一个事儿,也是挖坑,掩埋。捡到好看的花和树叶,我舍不得,就找没人的地方挖一个小坑儿,把花掰儿放坑底里,上面放一小块玻璃茬子,再把上面用土埋上一薄层。没事儿时,去扒拉开土,隔着玻璃看看小花,看够了再覆上土。这小花可扛看了,好长时间呀,直到花干粑了,看厌了,不惜得看了。在黑龙江一年都不带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