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自家人自家事儿 |
除了大管家天天长在食堂里,食堂里还有三个师傅,一个郑师傅,一个老刘师傅,还有一个小刘师傅。本来好多年里只有两老头郑师傅和老刘师傅两人,一个管炒菜一个寡做馒头和花卷。老刘师傅的花卷是长长的两面条拧巴在一起,平平的躺在笼屉里蒸,长大后再没吃过那么好吃的花卷。郑师傅晚饭爱做红豆大碴子粥,配清蒸大豆腐浇大酱卤儿。冬天晚饭时最清净,只有高高的吊在房顶的小灯泡发出黄黄的灰圈圈,灯底下大大的圆桌边坐三五个孩子,一人捧一大碗大碴子呼喽呼喽地喝。
小刘师傅来那年可让我们院小孩兴奋了,都说他是祖上三代传的厨子,又听说他自己刚刚得了厨师表演金质奖。他来那天,正好我和玲玲在食堂玩,看见科班出身的他耍脾气。小刘师傅只有二十几岁,浓眉大眼穿白大褂戴白帽子,我们从没见过那阵势。在厨房里走一圈后,他说“我没法做饭,没炉子!” 大管家,郑师傅忙领他到我们大锅台前,管家手指着大锅说“有有,咋莫有来,南有两呢!” “这能用吗?咋掂?”小刘师傅气得大吼。我和玲玲不知道他要啥,还是大管家反映快见过世面,马上说“莫问题,马上搭炉子”。又是砸墙又是安烟筒,到晚上时在靠窗户的地方,大管家终于捣腾出一个炉子来。
从此以后我跑食堂更勤了,一天两次看小刘师傅在大火上表演掂大勺。我只顾围着看怎么掂大勺了,忘了看看郑师傅熬大碴子啦。有一天郑师傅骂我“馋姑娘,小心以后一辈子做饭”。
坏了,让老头骂着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