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公司的事儿 |
我不是投行的人,搞不大清楚做投行人到底有多来劲。幸运的是这几年中国过热吸引了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大投行,我们作为专业咨询公司有机会为他们服务。我们咨询公司有个产品是专门针对投行设计的,叫尽职报告,我都不好意思说出口,狗都听不懂更何况我们人呢。我第一次听北京一客户问我能不能做尽职报告时,吓了一大跳,还以为他们担心我工作不能尽职呢。这词翻译的,你别说还真有水平既不直译也完全没表达意思嘛。如果只骂中文翻译烂也冤枉自己人,光看英文俺这水平垫起脚也还真够不着桌边,还翻不出尽职呐。你说说看Due Diligence是啥意思?我猜大概原来也不是英文来着,没准儿是从什么拉丁呀罗马呀什么劳什子那扒过来的?
反正就说这尽职报告吧,你有天大本事再翻译得好现在也不能改了,因为你没听街头巷尾人人都在做尽职报告嘛。问题是会做,或者说不管会不会反正现在正在做尽职报告的投行工作就那么令我们孩子向往吗?我举两例子试试看能否稍微给你讲清楚我眼中的投行工作。
从去年开始到现在还没完利索呢,我们一直为一家投行写尽职报告。要上市的公司在山东小城里反正在阿拉眼里都是乡下。公司在厂里安排一个大房间,囊括所有参加项目的人,这里的人可不是个体人的意思啊,是各方面军,每一方都有一个大团队。
再让你们开开眼,给你个各方名单看看公司要海外上市容易嘛。这一名单是全球协调人、账簿管理人、牵头经办人,保荐人,公司上市所在国的律师,公司中国律师,承销律师,物业评估师和行业顾问。加上公司本身成立的融资部,百十号人在一屋檐下工作小半年至少。
不管你来自多大派头的投行也不管你是哈佛还是麻省毕业,一律住厂招待所,在厂食堂吃饭。我们行业顾问还好只待几天拿完公司数据就走人。这百十号人在公司上市前算连在一起了,每人的伊妹儿地址绑成一组谁也跑不了一人发所有人同时收。好家伙每天我一开机,满眼一片红,再说手机,无论下班多晚,他们那边有谁有问题随时打电话,因为对他们团队而言没白天没晚上,整天骨碌。
同时我们还在为一家广西公司上市做同样的工作,大同小异和在山东的方式一样,我不重复。有一点我想讲的是我的个人感受。什么体会呢,到投行的新毕业的孩子们工作都非常努力,可是你想他们整年连轴转协调公司上市,从一行业跳到另一行业对哪一行也不可能专,而他们自己的工作压效率只能分工明确,只做一面。我有点可惜那些好孩子,他们容易油不容易优。
总之我的担心是投行一定不会这么一直吸引人下去,孩子们不能一窝风把希望砸在进投行上,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