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小匡,才不是小康呢!

(2008-03-12 17:37:58)
标签:

杂谈

分类: 朋友
小匡也是江西人,娘家本不是小刘她们村的,是嫁到小刘的娘家村里来的。小匡嫁到姓刘的人家,在小刘她们村大概人人姓刘吧,村里人大家都乡里乡亲的,她的称呼就变成嫂子了,她娘家的姓索性村里人没人知道。

 

两年多前,有一周六晚上,小刘给我介绍了“邻居大哥家的大嫂”。小刘说“她是要做的人,现在想多干点儿帮家里多赚点儿,周末到你家帮你忙,行吧?”  在早早满十三岁后正好小安子结婚要生孩子,自打小安子回家那时起,我和早爹一直自己打扫卫生和做饭,因为我们对干净程度和吃饭要求不高,再加上我们俩从小就都是干活人,这么几年自己干也干过来了。但是我太了解小刘了,她推荐的“要做的人”一定是因为她为我想对我好。

 

第二天星期日上午小匡就来了。她三十多岁,矮个,小小的脑袋,人也长得精瘦精瘦的。因为小刘叫她是“邻居大哥家的大嫂”,我总不能跟着那样叫吧,辈不对不说也太罗嗦啦呀。我问她叫什么,她说“姓康”。我问她“叫你小康,行吗?” 她又说一遍“我姓-康”。现在想想她当时确实纠正过我的错误发音。但我这人什么耳朵呀,根本听不出来呵。在我执迷不悟地还叫她小康后,她放弃了继续纠正我的打算,爱怎么叫怎么叫吧,接受了小康这个叫法。

 

后来呢,不仅我们家都叫她小康,我又告诉小刘她姓康了,最后连小刘的那些同村的小姐姐小妹妹们也小康小康地叫她。小匡她宽容大度采取一律接受的政策,谁爱叫谁叫,她懒得挨个讲,就叫呗。

 

瞎叫了一年多,终于有一天有一个事儿让我知道了,小康其实原来是小匡。那天我想找到小匡有事儿。打过去电话是她侄子接的,在我说完找小康后,他回答“错了!”撂了。我又打过去,说明我是谁住那,找小康干什么,听后她侄子还说“你真错了,我们这没有姓康的。” 没法儿呀,只好等下周末小康来,和她讲了和她侄子的对话。她笑了说“我是不姓康,我姓康!” 我这神马耳朵哦,还是听不出来差别嘛,只有要她写出来,一看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匡呀!

 

给小匡正名后,我们反倒好长一段时间改不过来不习惯。可是你再看小匡,她无所谓该干啥干啥,你们爱叫她啥叫啥。小匡为什么对这些不放在心上呢?她忙呀!她一人做四,五家的清洁工作,从早忙到晚日程排得满满的。小匡做事的专心程度是无人能比的,大概雷锋能及她左右?从进门到走,根本没功夫讲话,连水也顾不上喝,更别说吃饭了。她这么连轴转在上海已经坚持小十年了吧。无论刮风下雨,她骑自行车一定是按时赶到各家。

 

由于大家太喜欢小匡谁逮着她都留住不放,结果害得她不能辞掉任何家,她人又太厚道不好意思薄了人家面子,只有苦了自己。如果她只给一家做,工资倒高过她这么跑,这么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