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感悟随笔休闲谈天说地职场 |
分类: 公司的事儿 |
撒谎撒多了,倒把我自己给忽悠了,真以为流利了. 后来九十年代找工作时习惯性顺手就写会流利英文,会流利日语,到面试时可就抓瞎了,啥也说不全呼. 二零零零年我回上海,那会儿找工作还主要看谁敢吹牛会流利英文呐.
转眼这风水说变就变了,我老人家居然赶上这连想都不敢想的好时代了,老外申请材料里也吹自己会流利中文啦. 我面试过二个说自己会流利中文其实不会说流利中文的申请人. 一个是德国姑娘,在德国本科学土木工程,研究生在德国读了个中文. 她的中文真是不敢恭维,四声不分. 还有一个在复旦上MBA本科学船运的瑞典小伙子,他中文也基本不能交流. 对中国的了解他不能和我们当年对美国下的工夫比,尽管他还出了一本英文的"中国投资指南".
除了老外向往会流利中文这个转向信号以外,其实目前外企招人时也有新气象,也不象几年前只强调英文英文的,也看中文水平怎样. 只举我们公司自己的例子,我们九十年代时所有和中国有关的报告都是英文的,全集团恨不能压根儿没出过中文报告. 这几年变化变得,不只我们中国办公室要出中文报告了,连国外办公室也有出中文报告的需求. 这也增加了我们中国办公室的进帐不是,因为我们得帮他们翻译呀.
考您一个脑筋急转弯,管理咨询的中文报告量逐年增加说明了什么呐? 不知道吧?
答: 起码说明不懂英文的中国人,或者说懒得看英文的华人,已经进入管理高层了!
我老人家盼只盼什么时候长工资只衡量她中文水平就过瘾了,看样子在我退休前是赶不上那好时代了,不过我儿子一定赶上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