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itkiller-麦柯
itkiller-麦柯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854
  • 关注人气:31,03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住玩转酒店业粉丝经济诠释融合之道

(2014-08-19 15:56:16)
标签:

情感

it

后会无期

华住

好声音

 华住玩转酒店业粉丝经济诠释融合之道

这个夏天,国民岳父PK小四的战役愈演愈烈。双方粉丝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刷数据模式。截至目前,三部《小时代》总票房已达13亿元,《后会无期》17天拿到6亿票房领跑暑期档。粉丝电影再一次印证了粉丝营销的能量和潜力。

 

粉丝经济助力“融合”未来

粉丝经济,其实就是粉丝在追逐明星的消费所贡献的产值。典型领域如音乐,主要由粉丝所购买的CD、演唱会门票、彩铃下载和卡拉OK中点歌版税等收入构成。如今,则还要加上粉丝通过微信、微博疯狂刷屏所贡献的人气、流量和内容所带来的价值,典型代表就是——《中国好声音》。

虽然观众习惯了“拍键转椅+导师拆台+选手煽情”的固有模式,但是好声音收视率依旧雄霸晚间档。大马萌妹、90后小鲜肉等话题冲上头条,被粉丝在微博、微信上疯狂转载。好声音粉丝们在移动互联网上的狂欢,引起了华住酒店集团(下简称华住)的关注。

在华住看来,电视与互联网的融合,让好声音呈现出叫好又叫座的局面。这是互联网思维主导下跨界营销与粉丝经济的典型特质。而这也符合华住对于酒店业在后互联网时代转型的融合之道。

 

华住玩转酒店业粉丝经济诠释融合之道

“融合”打造华住好声音

华住的融合之道,既包括酒店业拥抱互联网的纵向融合,也包括向其他行业跨界的横向融合。在跨界粉丝经济的融合方面,华住与好声音的合作成为了传统酒店业创新的经典案例。

去年10月,华住与好声音正式携手,打造了中国好声音主题酒店。在过去的10个月,双方通过一系列的亲密合作,将“住”进“好声音”的跨界融合理念演绎得精彩纷呈。

融合如同恋爱,需要彼此认同价值取向与情感需求。华住通过对双方粉丝的分析发现:好声音集结了追求音乐梦想的年轻人和他们的粉丝,以80后、90后居多。而华住1200多万会员中,20~40岁年龄段的商务人士占比约70%。同龄人在追梦的旅程中必然会选择歇脚的补给站,而这正是华住的潜在市场。华住着重从核心群体入手,进行了从理念到服务的微创新。

融合需要认同,有触感,有质感,有情感。从去年开始,华住融合好声音元素对旗下全季酒店进行主题改造,从大堂吧台和休息区的装饰和配色,到效仿好声音现场设计的小舞台和学员主题房,充分贴合好声音粉丝的心理需求。目前,杭州推出的全季•好声音主题酒店人气异常火爆,入住率居高不下,预约入住甚至需要提前数周才能订到房间。

融合需要标志,有人气,有能量,有号召力。除了主题酒店外,华住还对毕夏、肯塔斯、毅光年、李秋泽4位代言人的特点,设计了网络征集活动,甄选出最符合网友心中形象定位的角色关键词,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系列主题产品。其中,由网友参与设计的系列“华住好声音联名卡”已经售出超过10万张。

 

华住玩转酒店业粉丝经济诠释融合之道

  

像互联网企业那样创新

在好声音粉丝营销中,华住把跨界的横向融合做得风生水起。在对互联网的纵向融合方面,华住也使用了很多微创新的玩法,既提升了品牌的曝光度,也赢得了会员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例如,最近在微博上,华住推出的“全民疯抢私房钱”的活动。期间,华住选择了不管是不是会员用户,都能“0门槛”参加“私房钱”优惠活动,一改传统酒店“先消费,再优惠”的促销模式,这样的变革迅速赢得了火爆的人气。《爸爸去哪儿2》呆萌奶爸杨威的加盟,更让活动在杨威和杨阳洋的粉丝之间疯狂流行,足见双向融合的影响力。

类似的,在过去3年,华住还推出了一系列的创新服务诠释融合之道:在业内华住首推自助选房、实景看房、自助入住、零秒退房等全触点移动服务,让酒店宾馆也能够“自动贩卖”;与国际领先的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思科合作推出的“千店”无线服务则为住客提供了高质量WiFi信号支持;推出打通“食住行”三大环节的华住酒店APP;推行官网、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甚至尝试进入天猫商城等各大电商平台;在草莓音乐节上推出会唱歌的二维码T恤被屡屡点赞,成为现场“最潮单品”……

这些案例生动诠释了季琦提出的那个公式:“细节+新技术+新思想=传统服务业的奇迹”。

在他眼中,后互联网时代,传统酒店行业想要触网逆袭,打造成熟的“O2O2O(线下-线上-线下)”模式,就必须将注重产品体验的互联网思维“融合”进品牌、企业和产品的每个细胞中。因此,“融合”将是下一个大时代中传统企业必经的一条道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