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杀美女——蒸馏法or油脂离析

标签:
影评德国汤姆提克威劳拉快跑香水达斯汀霍夫曼娱乐 |
分类: 骨灰级影评 |
香水,是用来品的。
好的香水,如同音乐,有三个阶段。
前调,head,初吻其香,春风化雨。
中调,heart,沁人心脾,心旷神怡。
后调,bass,浅澹悠扬,馀音绕梁。
当古装的达斯汀霍夫曼给这个天才小伙讲述品香水的行道时,我越发觉得这部电影的难拍之处,在于通感。
这是一个视觉系的时代,我们对画面和声音的敏感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对于气味,每个人并没有什么共识,香,庸俗的,高雅的,谁来测评。
正因为如此,这个本子一直压着,直到《劳拉快跑》的德国导演汤姆提克威接手。
整体感觉,他讲了一个比较意象化的故事。关于一个鱼贩之子、蛮荒小伙最终窥得香水真谛的天才变异史。之所以,觉得变异,是因为天才总是被赋予一些疯癫的情状与行为,比如他的嗅觉举世无双,但是这种贪婪与拥有的慾望,却最终让他步入了一个看似疯狂的收集、捕捉、提炼的恶性循环,对于美、对于体香、对于青春、对于爱情,用一种残酷的方式打包处理,算不算犯罪。绝对是,但这种路径依赖也让他最终皈依于原罪。那瓶集合了追求、梦想与罪恶的香水瓶,淌下了最后一滴,他也从此销声匿迹。
纯粹从影片来看,我毋宁相信原着的文字震撼力与表现手法,更适合展现这一富有想象力的故事。对于影片,导演还是陷入了好莱坞传记式的泥潭,几乎这种倒叙的方式成爲了规定的动作。
那个被拉上断头台的开头,实在平庸了些。跟《劳拉快跑》相比,汤姆似乎更规矩了,喜欢他那种杂耍般的叙事,喜欢那种玩转时间的调调,讲爱情,讲人,都有新鲜感。
本片有几个意象化的表达,汤姆还是抓得很好的,比如那个提着橙黄色果实的女孩走在黑夜小街上的场面,很像油画。
还有那个在山路中疾驰而过的马车,那一缕棕栗色捲曲头髮,都荡漾着如诗般的浪漫情调。
而这一首一尾,也是天才杀人的起点和结束。26个风格各异的女人因为美丽无辜惨死,天才以一根筋的非人性手段结果了红颜,最终提纯出了足以让世界折服的香水。断头台变成了演唱会,一个明星,粉丝成堆,于是他成功地化愤怒为顶礼膜拜,成了当之无愧的王者,然而只有他自己心裡清楚这种物化的图腾不过是过眼云烟,或许在群体释放慾望之后,人们才会发觉这种器物性生理上的刺激是无法弥补内心情感的虚弱与无奈。
只是那个滚动在路边的橙黄色果实,在他的记忆中永远无法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