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曼波:侯孝贤现代化的失败

标签:
影评台湾舒淇侯孝贤钮成泽高捷娱乐 |
分类: 骨灰级影评 |
跨入千禧年,侯孝贤也开始了新的探索。
这部在网路上徵集答桉的影片,曾经是侯孝贤10年10片记录台北变化计划的第二站,野心真大。不过,第一部《台湾的两个香港人》因为梁朝伟和张曼玉的档期问题搁浅,舒淇这部《蔷薇的名字》反倒率先登场。
从配乐和摄影,我们明显感觉那个乡土情怀与家国思辨的大师,向都市转型的脚步。是不是这是艺术商业化的又一例证呢?完全忽略票房只靠得奖,毕竟不是常规之路,艺术不为人民服务,曲高和寡,只能做教学片,无法成为文化的载体,或许这才是他记录都市变化的原动力吧。
坦白说,本片的摄影李屏宾的光影更加考究,配乐更是动感十足,完全没有了那种舒缓的沉静。但是编剧朱天文在讲述舒淇故事的时候,还是有她特有的洗白风格。
那个被叫做豪豪的男友以爱的名义拖累了她,不让她上学,不让她上班,不让她接触真实的社会,他只会如野狼犬般嗅她身上的气味,翻她的钱包查她的账单,然后自己玩音乐自己呼饭(吸食毒品),简单地说,他在选择毁灭,同时也在毁她。他为别的男人搭讪她而大打出手,他为苟活偷了父亲的劳力士……他常对她说,彼此并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她是上个世界的人,被他拖下来的,这一切源自天使的缺点。
到最后,做爱也不过是一种怀念,深刻的依恋与剧烈的不安全感,最终让舒淇找到了高捷这个避风的港湾。
他是那种带她到一切场合,给她吃定心丸的好男人,但是最终日本那一单,还是让她陷入了想念的困局中。大雪纷飞的东京街头,上演着各种电影,但是她人生的剧本却只有激烈的躁动不安。啤酒、呼饭、跟日本twins玩、对他的思念,都只爲了换回一种踏实的温暖。她厌倦了虚幻,如此而已。
本片侯孝贤增加了现代感,减去了厚重的人文包袱串,有点疏离,有点伤感,但独独少了真实,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网路徵集的本子还是缺乏朱天文原来那股的范儿。毕竟,人家可是始终如一用笔写作的女子。
P.S.:钮成泽在黑暗裡的打手嘴脸,看不清楚,这个小毕的故事没有上演,吼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