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罗生门:柯南说错了

(2009-03-05 13:00:56)
标签:

影评

黑泽明

日本

三船敏郎

芥川龙之介

娱乐

分类: 骨灰级影评

柯南说,真相只有一个,但事实果真如此么?

 

罗生门:柯南说错了


在教学片中,导师陆sir说,当时阳光穿过树林的摄影,成为影史的技术派经典。然而,最令人称道的还是黑泽明的叙事。

 

1950年,粗糙的黑白片,也能够拍的跌宕起伏。芥川龙之介的小说不过是个药引子,黑泽明的人性善恶之旅走得相当深透。
入夜,避雨的樵夫、行脚僧和乞丐在城门下,谈起那件共同见证的案子。这情节让人联想起金庸的《神雕侠侣》中,江湖人士在雪夜谈论神雕大侠的桥段。


正因为这种位于不同立场的多角度叙述,才让一个本不复杂的案情变得扑朔迷离,跌宕起伏。道理很简单,每个人都秉持着萨特所谓他人即地狱的思维,极力拜托个体的道德负罪感。这种美化,无疑是人性最虚伪的部分,文过饰非,当然就无法还原真实。


凶手、妻子、借尸还魂的女巫,都把自己撇清,来探讨他人的过失。这也让怀疑和不可知论充分在叙述中得到了展现。当你越觉得自己逼近真实的时候,很可能已经种下了谬误的种子。道与魔,正与邪。不过一念之间,走偏无法回头,为自保愈陷愈深。血淋淋的残酷现实是妻子被侮辱,武士惨遭杀害。这时,涉及价值观的公道,就需要通过审判得到确认。


从总体而言,这种套层结构非常有趣,真实事件的发生是一层叙事,当事人各执一词是第二重,避雨客的追忆是第三重,黑泽明的影片是第四重,观者的思维判断是第六重,这就是大师讲故事的方式,一眼见底却内涵丰富。


同时,当谈论完结,雨过天晴,乞丐抢孩子衣服的时候,又引发了更深层次的人性讨论。樵夫指责乞丐,掳人衣服,是强盗行为。但乞丐反诘,樵夫手中的刀正是死去武士的,是偷窃行为。而且,如果真要责骂,第一个该骂的是遗弃孩子的父母,他们不是比这偷盗的行为更加卑劣么,衣服,砍刀不过身外之物,但是对于人的不顾,则残忍到不可饶恕。最后,樵夫抱着婴儿,决定抚养他成人,片子戛然而止。


现实中的狗咬狗过程,不正是案件中涉及公义与私利冲突的又一次体现么?这种原罪每个人都背负,在行为中都有被苛责的地方。而真正值得推崇的是小恶不舍大善的樵夫,抱着婴儿走向夕阳的身影,因为这种蕴含着人本关怀的希望之光,让之前伪善的面容透露了真诚的讯息,这才是人类救赎的破解之道,不是么?
行脚僧最后说,亏得你,我才相信人。意味深长,久久回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