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之前:玩high的对话

标签:
影评伊桑霍克疯狂的石头死亡诗社乌玛瑟曼娱乐 |
分类: 骨灰级影评 |
可以不可以,一部影片全都是对话呢?
理查德 林克莱特真的真的做到了。
场景极尽简单,却能够让人沉浸在不断涌现的话题中,一男一女,就在这充满了异国风情的地方,开始了他们的爱情。
显然,这是一部玩大了的作品。
记得《疯狂的石头》,当初是300万投资,收获3000万票房,但是11年前的影片则是以240万投资博得2000万票房,而且跟娱乐大众的石头不同,本片纯粹是谈爱情的文艺小众影片,能够有如此收获,不禁佩服导演的功力。
当然,那个在《死亡诗社》中的害羞男摇身一变潇洒美国汉,伊桑霍克的表现令人称道。而且,他讲话的神态与手势还很像小马,这是让我觉得很熟悉,很亲切。
从那个365天的创意开始,他与朱丽·德尔比饰演的法国女人开始一条轻松浪漫的谈话之旅。
当男孩以极富想象力的语言让女孩陪她一起下车的时候,或许我们会感慨一个话唠找到听众的那种狂喜。同时,在女孩同意的一瞬间,我们也理解了那一边的赞同有时候是一种浪漫的冲动。这就是女人,情感击败理性,所以有牵引有跟从。
桥上扮演奶牛的俩哥们有点做作,哪里问路就能有演出呢,或许有点刻意为之。
比较精彩的部分,是在唱片店的情节,因为本片基本上以对话为主,所以偶然的配乐就如同神来之笔。
在试碟间里,狭小的空间,急速缩短了彼此的距离,而音乐由贯穿了彼此的心灵,这种内外交融的结果,通过彼此偷看的眼神表露无疑。这种细腻的表达,很贴近生活,难怪事后女孩说,正是聆听时他避开自己的眼神,提供了爱的体验,那就是神的暗示。
他们在威尼斯逛着,在摩天轮上拥吻,当你发觉那种眼神突然让对话终止,ok,吻就来了,而且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应景。
午夜,他们在花池边算命,对那个占星师的态度,两个人迥然不同,到了写诗的乞丐,他们同样有所争执。
但是,到了酒吧,彼此却可以默契地偷来红酒和杯子,在草地上享受这个被界定为唯一的夜晚。
终于还是做了,尽管有千万条规矩摆在眼前,一个比一个能说,但还是没有浪费天上的星星。
在第二天,要离开了,在火车站,他们约好了6个月之后,还在这里碰面,那分离的激情澎湃全在吻里,但或许正是这种转瞬即逝的偶然性才让这次邂逅如诗般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