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翔得罪了全国观众么

(2008-08-18 12:14:38)
标签:

奥运会

110米栏

刘翔

退赛

体育

分类: 娱乐码头

刘翔得罪了全国观众么

刘翔退赛了。

看到第一时间的评论,旗帜鲜明地分成两派。

一方面为飞人奥运生命的“突然死亡”,大发壮士扼腕的叹息。

一方面,在责怪这个背负全国人民期望的年轻人,虽然他只有25岁。

刘翔的伤,并不新鲜,右脚跟腱,在大阪就已经有所困扰。但是,他还是顽强地挺到了奥运会的赛场上。

即使在训练的途中,他觉得不适合,但是在现场和全国人民的注视下,他仍旧强忍着痛苦留在了跑道上。

作为一名运动员,能够拖着伤脚硬撑着起跑,已经对得起奥林匹克和所有人的欢呼与鼓掌了。

全国人民都在电视上看到了他痛苦的表情,人们可以原谅一个曾经带给我们狂喜的中国人。

遗憾源于内心的高期望,但是这样的期望并不能代替人道主义的关心,那些责骂的人实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在这个位置的杜丽,曾经被“首金”的魔咒困扰,而潸然落泪,但这一次千钧重压又换成了刘翔。

杜丽还有机会翻盘,以证明自己的实力与勇敢,但是刘翔,就只能默默地看着罗伯斯开始110米栏的新篇章。

对于25岁的刘翔来说,北京奥运会是他个人最后的机会了,运动巅峰只有黄金几年,度过了,就只能咬着金牌回忆过去了。毕竟,他曾经在雅典带给我们、带给亚洲、带给世界奇迹,这就够了。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他在家门口卫冕才能放得过这个上海的小伙子呢?

你要赢,你要连续赢,你要破世界纪录,你要拿金牌那大满贯,你要做飞人,你要做有史以来最伟大的……

当媒体浓墨重彩连篇累牍地把刘翔变成中国体育名片的时候,没有人能够体会到这份高期待所引发的连锁反应。

这个说着“随便混混”的年轻人,用放松的心态比赛,享受这个飞跃的过程,这才是体育的魅力。

但是,当功利思维围绕在他周围的时候,当他成为广告商的宠儿,镁光灯的常客之后,似乎来自场外的双倍压力就让刘翔越来越变成了橡皮人、弹簧人。他必须学会应付,他必须付出更多而且还不一定能被认可。

人们只看结果,12’87,罗伯斯做到了,我们更希望他能够在全国人民的注视下,在山呼海啸般的助威声中,完美地书写中国人的神话。这个期望的确太高了,特别是经过媒体的放大,你可以想象刘翔所承受的是什么东西?

最后,刘翔还是被伤病压垮了,如果他参加了比赛,比得不好,全国观众就会原谅他么?眼睁睁看着金牌和世界纪录拱手让给18岁的罗伯斯,谁愿意?所以,刘翔那时候同样逃不开“成王败寇”的定势,此时的退场或许让全国人民失望了,但这是意外事件并不能证明他技不如人。曾经的阿兰约翰逊也曾经眼睁睁地看着刘翔在跑道上飞奔,自己落寞地告别了独霸的江湖。这就是竞技体育的宿命。

你可以跟纪录赛跑,但无法与病痛抗衡。刘翔,注定成为中国体育的一面旗帜,改变历史的旗帜,但是他不够走运,老天不让他完成更伟大的使命,那就让关心他关注他的中国人都能够祝福这个小伙子,摆脱伤病,重新出发吧。

奥运会上的缺憾,本身也是一种美。

看淡了,刘翔的离场,或许正意味着罗伯斯的登场,这样的过渡与交接,对110米栏运动的发展也很重要。

所有结果导向型的观众,少一些冲动,多一些人性,把全国人民的期待,转化为对刘翔的爱,让世界都看到中国人的团结与宽容,这是不是比一枚金牌来得更加珍贵。这才是一个和平崛起大国的国民,向世界展现的风度与价值观!

祝福刘翔,早日康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坏小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