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呼吸(上)

(2008-05-03 13:27:55)
标签:

影评

蔡健雅

金基德

韩国

呼吸

娱乐

分类: 骨灰级影评

呼吸,Breath

蔡健雅有一首歌,就叫做《呼吸》。

呼吸,呼吸这冰冷的空气,也许感情让人窒息,但我还是要靠近你。

 

呼吸(上)

 

死刑犯在牢房里等待着生命的终结,结束自己的罪孽。有的孤零零地用削尖的牙刷在墙上留下最后的印记,有的则相互抚慰像兄弟又像伴侣。张震,全片没有一句台词,冰冷的眼神中有绝望也有愤怒,有感动也有惊恐,这是扭曲的人性,这是复杂的人生。当用利器划破咽喉,血奔涌出来,他一次次地逼近死亡,却一次次得到救赎,这更增添了他内心的恐怖。他不知道的东西,她知道。

 

她,是一个跟丈夫相恋结婚10年的妻子,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女儿。本来,这是非常稳定的结构,然而一次无意中拾到的发卡让幸福变了味。她曾试图用自欺欺人的方法宽慰自己,带上那发卡面带笑容,然而丈夫愤怒暴力的态度却无情地撕碎了善意的伪装。她的雕塑是挥着翅膀的天使,但这一次天使也无法拯救。哀大莫过于心死,这个女人赫然发现她的生活跟一条新闻的连接度居然比丈夫多,这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出神、失望、怅惘、买醉,她度过了见证欺骗又失魂落魄的夜晚,却在垃圾桶中又发现了“死刑犯张震自杀入院”的报纸。于是,当死水微澜的婚姻与移情别恋的丈夫摆在眼前,她选择了另一种方式解脱:去探望张震。

 

探望,是本片的高潮部分,全片配乐极少,但在这四次探视的过程中却洋溢着或欢乐或悲伤的调子,加上色彩饱满鲜艳的墙纸图案,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与情绪感染力,这同时也是在考验演员触景生情无实物表演的功力,女主角的表现非常到位,把春天的期盼、夏天的甜、秋天的激昂、冬天的寒,淋漓尽致地呈现在张震面前,张弛有度,把控得当。(想起了《春夏秋冬又一春》的哲理与具象化表达)沉默的张震通过眼神、肢体,特别是那个吻,所表达的从陌生到熟悉,从无望到期盼,从恐惧到安全的过程,更容易让观众对他的可塑性打高分。在这一刻,语言不重要,情绪最关键。

 

当然,如果单纯的四幕带背景的舞台剧,并不能体现金基德孤岛意象的全部精神。首先,监狱本身就是一个封闭空间,无论是张震在牢房还是会面室,不会有强烈对比。如是,长于绘画的金基德用极为鲜艳明快的图案填充了这个狭小的空间,从视觉表达方面营造了一个四季的气场。其次,金基德巧妙地利用了探讨这一独得的视角窥视两个人的活动,而且这个掌握时间、节奏、感觉、力度的探视警长始终没有露面,这一处理非常精妙而且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个按钮,调动了观众的积极性,仿佛大家成了操控这场探视的主角。从布莱希特的“第四面墙”理论,我们可以看出,金基德的把这面墙打通了,具象化的摆在那里,观众和探视警长处于同一位置,跟着他的步调揣度着他心态的起伏。比如,当她唱春天的歌,他也会随声附和,他也会因为她们的表现而变得急躁急促或者悠然自得。同时,探头也成为画中画的媒介,让观众在关注男女主角对手戏的同时也在留意片中观众的反应,这是一种大胆的裸露和开放性的尝试。随着手机、DC、DV、探头的普及,每天我们都在偷窥和被偷窥,而这个过程和心态都是很复杂的,在观看别人的喜怒哀乐时,我们会给出共鸣或者冷漠,但是被偷窥时我们却常常表现得愤怒而非理性。这是一种双重的隐私标准,一方面由于人的好奇与求知欲,导致我们对别人的隐私和小秘密有探寻的冲动;另一方面在自己不自觉成为被观察主角时又会刻意维持某种平时的风格与状态,不愿意暴露内心的情感活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鳗鱼(上)
后一篇:呼吸(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