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生活变迁it/科技牛仔很忙 |
分类: 产品脱口秀 |
跟《牛仔很忙》相比,《彩虹》要柔顺得多,只是用纯情系的幼女做MV略显稚嫩。说起来,网络作为音乐的推手的确建立了病毒性营销的丰功伟绩。只是这种共享在数字音乐版权的大棒之下总显得名不正言不顺,虽然挂着共享精神的招牌,但是乐迷们的做法其实是对创作人的一种挑衅,毕竟油菜花还是需要用市场来证明的,否则挡死了这路,谁还会烧钱赚眼球呢?
音乐发烧友都喜欢把自己的PC和iPod跟音响连通,然后再让耳膜经历听觉的风暴,这种快感很原始但很管用,很震撼但很清醒。
当然如果换上骨灰级的烧友恐怕在设备方面就会有新动作,对于ape的较真使他们会挑像Yamaha MusicCast之类的专业家当,用吝啬近乎苛刻的方式伺候自己的耳朵。像Yamaha做的这种数字音乐服务器其实就是一个把数字音乐打包的盒子,它由一个存储的硬盘和一些应用程序,让你自由操作歌曲的播放。售价1000刀。
PC和iPod虽然也能干同样的事,但是烧友只爱音响。假如他们想把电脑接个音响就搞出天籁之音,就算是最昂贵的音响,也是徒劳。因为,PC音乐砍去了原音的高频区与低频区,这样的压缩硬伤在后期的播放中根本无法还原。而且母带上有一小块芯片是专门处理数字模拟信号的转换,而在电脑自身的运行中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噪声。贝多芬的音乐于是被毁了。
但是通过增加U.S.B-DAC(一种全球通用的数模转换器),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解决掉困扰在PC和Mac上建立完美音乐服务器,让音乐还原到比CD唱机更好的程度。还真神奇。U.S.B-DAC居然可以克服数字音乐先天的缺陷,让音质随心所欲,这主要还是对于听觉的释放。而且,它的价格虽然只有200刀,但是音效堪比6万刀的超级音响,那些PC的垃圾声卡直接就能扔了。
如果你想把电脑跟音响相连组一套家庭影院,那功放和低音炮就必不可少了。而且你还得有足够的空间储存那些容易丢失的音乐文件,并确保有足够的余量供音效施展。你可以用苹果无损的编码器把CD压成iTunes。尽管完好无损的声音是最动人的,但是MP3、网络电台和DVD同样可以获得绝佳的效果。
无损的音乐文件都是吃硬盘的大胃王。往往存一首这样的无损歌曲在苹果播放器里,要用掉25M,而且只能听4分钟。这也就意味着你的准备250G的硬盘招呼它才能安心听完一张专辑。硬盘要花去80刀,不过你可以考虑买两张,一边备份。
U.S.B.-DAC足以把老爷车般的电脑盘活,能够运行新版本的苹果OS-X,微软的Vista还有苹果的iTunes程序,Foobar等。像哥们的Mac Cube都七岁了还是一切运转正常。
与PC相比,U.S.B.-DAC更适合Mac。通电,插USB到电脑商,然后选择Sound panel,调节音量,这时候PC的范围仅有苹果的1/2,而且也没有蜂鸣报警装置。
我曾试过三个不同的U.S.B.-DAC,价格从200刀至1750刀不等,基本能达到CD水平。LP虽然领过一段风骚,但是现在没落了。随着蓝光他们的异军突起,Stereo-Link Model 1200看上去更像一个电脑而不是音乐设备。这就是设计师和制造商独具匠心的作品。通过它,音乐复制音域更宽,更清晰,更平滑。整的跟U.S.B.-DAC测试碟似的,效果颇佳。
用Sonus研究中心的经理Ron Genereux的话就是:“我整出来的东西怎么也得是个中等CD水平啊!”里程碑U.S.B.-DAC卖1275刀,看似专业的外型、清爽的面板、重低音炮和旋钮都充满了听觉的欲望。这设计充分显示了制造商的慧眼。在声音压缩方面,它不但适应CD还能接受DAT的其他格式。而且它还能对jitter之类的时间错误保持免疫,这有时候让CD还望尘莫及。那种跑掉的音响必须把背景音完全切除,才能保有听觉的精细质感。它能让你听出CD100遍都从未有关的完美音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