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老鼠传(5)
(2023-05-22 06:15:22)
大学录取红榜张贴在县政府大门外的高墙上。父母开始积极筹备我的上学行装。还请了好几桌的客,由村里有名的炒菜好手桂花阿姨掌厨。桂花阿姨家里有五朵金花,老大后来成了我堂嫂,老二与我是小学和初中同学。
后来母亲说,为了我的上大学,家里花费了近二百元。这相当于家里两年的收入。我读大学后,有生活补助金。我记得读大学四年,大概只花了家里20多元钱。那时候大学生完全可以凭生活补助金读完大学。根本不需要交什么学费之类。
5、去杭州读大学
开年后,我要去杭州报到了。不要说是第一次去杭州,还是第一次离开象山,或者说第一次离开家门。我用一根扁担,一头是被褥,另一头是一只皮箱。母亲说光是这只皮箱,将近百元。其他脸盆之类,就挂在扁担上。我挑着到了县城,坐汽车到了宁波南站。那时候宁波南站的汽车站和火车站紧靠在一起,我下了汽车后挑着行李直奔火车检票口。检票员拦住我:“车票!车票!”我一愣,“什么车票?我没有火车票。”检票员说没有票不能坐车,快点买票去。我说通知上是不需要买票的啊,我可以免票的。检票员睁大眼睛打量我,以为碰到不正常的,但似乎又不像,就问“什么通知?还有什么通知说可以免票的”?我说大学录取通知书。检票员哦了一声,“原来是大学生啊,当然可以免票!”她欣赏着我拿出来的录取通知书,感叹说“你真厉害,有福”,然后详细指点我该怎么走,路上要小心。
当时我没有手表,不知道时间,反正感觉时间很快(其实火车走了五六个小时),我还没有看够窗外的风景,火车就进站了。通知上说出口往前走几十米,就有接站的人和车。果然,我顺利的到达了学校。我们中文系在文二街,非常安静的郊外,校门口有一条河,河边都是杨柳树。
入学手续很快就办理完毕。第二天就开始新生入学教学的第一个内容迎新会。我来到礼堂——后来发现它就是我们的大教室——黑压压的都是人,绝大部分同学年龄都比我大。我看到台上一位高个子的年轻人在指挥大家就坐,我想老师怎么那么年轻?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同班同学。
我坐在旁边的位置,前面两排都是老师,后来我才知道这些老师中,坐着国内一流的大学者姜亮夫、王驾吾等。很多人轮流发言,现在忘记他们都说了一些什么。可能我进大学后学习不出色的第一步就从这里开始了,我听不出他们讲话的要点重点,我有茫然之感,只觉得眼花缭乱。
迎新会结束后,我回到寝室。大家都在,大家都笑笑,算是打招呼。我一口方言,一句普通话特不会说,就不敢开口,只听他们在聊天,聊的内容都很深刻,我也听不懂。不久进来了三个别的寝室的同学,与我其中一个室友聊得热烈。我不但根本听不懂,连一个字也没有听清楚,我想他们肯定在说英语。天哪!我连字母都不认识,他们却已经说得如此流畅自如,我几辈子都跟不上了,不由得大为气馁。
几天后我才知道,他们说的是温州话。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