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制度文化才能塑造群体英雄
(2015-02-28 14:35:18)
标签:
姚日来中国文化 |
分类: 经典文章 |
姚日来/文
这位老人回答朴实,更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每个人为什么不敢接那块饼。老人自己也说了,谁也不是铜浇铁打的,每个人都怕。既然大家都害怕,为什么一群小孩都不敢接呢?理由也许很简单,那就是一接,就成汉奸了。
这是问题的关键,一旦接了,就成为汉奸了。那么,这里并没有讲述成为汉奸之后,后果是什么?从人的本能角度来逻辑推理,如果一个人不接,是因为这个人道德高尚,精神境界很高,那么,会做出令人敬仰的行为。可是,一个群体,这里有1000多个小孩,他们集体做出一个高尚行为,虽然害怕,但绝对不能成为罕见。这种群体行为背后绝对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所能够解释,一定蕴含着一股力量,这种力量高过害怕的力量,使得人们的行为选择宁可不接,宁可不成为汉奸。
这种高过害怕的力量才是我们需要研究和关注的。
我们不禁会问,是怎么形成的?如何才能形成这样的力量?
笔者姑且推理:
一是舆论压力:一旦成为汉奸,就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活在大家周围,生不如死。
二是更严重的后果:舆论压力虽然压力很大,虽然会形成生不如死,但总有人抱着“好死不如赖活着”态度,选择了苟且偷生。那么,就需要一个更严厉的惩罚后果,那就是一旦背叛,一旦成为汉奸,只能求得当时短暂的活,最终随时让汉奸上西天的手段和方法。也就是说,一旦成为汉奸,要么一定要死,要么处在被人处死的阴魂里。
如果能够形成舆论压力和制度惩罚得力,自然而然会形成一股更强大的力量,才有可能塑造更多英雄。
个人高尚精神只能塑造个人英雄,但很难让群体长久维持群体都保持英雄。只有制度文化下才有可能塑造群体英雄,这就需要舆论压力和制度惩罚作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