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标杆企业学习心得

(2014-05-28 13:42:25)
标签:

标杆企业

选人用人

姚日来

分类: 个人日志

姚日来/文

     2014421日至26日,为期6天的标杆企业学习,先后到过广东两家具有典型特征的民营企业,分别是深圳华为和顺德美的集团。虽然都是两家民营企业,有很多类似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自己能够亲身体验,再加课堂老师讲解,深有感触。

 

两种截然的不同发展战略

华为至始至终坚持技术领先战略。从人力物力到财力,大量投入技术研发研究。员工总人数15万,将近一半都是研发人员。

美的集团采取低价格成本领先战略。一开始并不是做电器,而是从塑料起家。80年代初期,通过买电风扇技术,开始加工生产电风扇,之后一直坚持通过购买技术,快速进入市场,通过迅速扩张,赢得成本领先。比如,有的产品,低价格进入市场可以5年不赚钱,目的就是扩大规模,降低成本。但随着市场规模继续扩大,市场容量总有一个上限问题,成本总是存在下限问题。美的集团发展进入了一个成长瓶颈,近三年销售收入始终保持在1200亿元左右。为此,从2014年开始,美的集团开始战略转型,准备开始成立中央研究院。

一些启示:成本领先战略对占领市场是有效的,但从可持续发展而言,存在一定局限性。

选人育人用人励人之道

华为坚持技术领先战略,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耐人寻味。

招聘喜欢校园招聘,更愿意招聘大学毕业生,没有行为习惯,易于培养。当然,很看重是否符合企业价值观,因此,面试官有一个是“闻味官”,主要负责新招聘员工是否符合团队文化,具有一票否决权。一般由老员工担任。

培养人才始终贯穿华为的每个岗位,特别是管理岗位培养人,是很有特点的。对于管理人员,需要从三个方面考核,一是培养接班人,二是成为企业内部讲师,每年有60课时授课考核标准,三是稳定骨干员工。任职资格培养体系很有特点,能够有效推进,企业内部培训师培养和课程体系建设分不开。当然,敢于应用考核结果,做到考核责任落实,真正体现执行力。

用人不拘一格,这是成功企业用人之道。不论资历、学历。在华为,学历不是问题,年龄不会成为阻力,全凭业绩和能力。典型例子是李一男,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少年班毕业,两天时间升任华为工程师、半个月升任主任工程师、半年升任中央研究部副总经理、两年被提拔为华为公司总工程师/中央研究部总裁、27岁坐上了华为公司的副总裁宝座。

华为始终以高薪吸引人才,同时,也不让雷锋吃亏。在任正非眼中,华为是三高企业:高效率、高压力、高工资。他坚信,高工资是第一推动力,重赏之下才有勇夫。其实,华为给员工的不仅有高工资,还有股权和其他待遇。当然,如何保持组织活力,避免利益群体固化,华为经常“搞运动”。任正非常挂在嘴边的词汇中有一个是“沉淀”。在他看来,一个组织时间久了,老员工收益不错、地位稳固就会渐渐地沉淀下去,成为一团不再运动的固体:拿着高工资、不干活。因此他爱“搞运动”,任正非认为,将企业保持激活状态非常重要。

 

一些感悟:人才是关键   关键会“裁”人

从此次学习,不管是华为,还是美的。人才是关键,这众人皆知。但这两个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做法,那就是善于“裁人”。

一是如何裁剪人才,那就是善于培养人才,靠竞争,靠培训,靠制度。

二是如何裁减人员。华为提供高工资的同时,更主要的是高压力,从而促使企业能够在高待遇的前提下,始终保持着高压状态。也就是说,不仅提供胡萝卜,也在使大棒。按另外一种说法,改变一个人行为,有两个原因,一是趋利,二是避害。

标杆企业学习心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