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优秀下属的“三不原则”

(2011-12-27 13:50:33)
标签:

姚日来原创

职业发展

人才

管理

主管

人力资源管理

鏉傝皥

分类: 经典文章

姚日来/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有些人的行为让自己的上司左右为难,自己却浑然不知。如果经常这样,这种人自然而然地就会被领导排除在圈子之外,更不可能成为领导心目中优秀的下属。

有一段话是这样描述圈子与班子之间的关系:进入班子,没有进入圈子,等于没有进入圈子;没有进入班子,进入圈子,等于进入圈子;进入班子,又进入圈子,等于进入圈子的圈子;没有进入班子,也没有进入圈子,想不开叫小子,想得开叫老子。

说明进入班子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进入圈子呢?其实,现实生活中,能够进入圈子的人,一定是这个圈子核心人物的左臂右膀,一定是领导认为是“优秀的下属”。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优秀的下属”呢?

原则一:不做与领导价值观冲突的事情。

每个领导都有自己的做事准则和价值标准,如果违背了,很容易让领导觉得这样的人不同路,更无共同语言,那么,这样就容易排挤到圈子之外。

有这样一位领导李三,是某大型国有企业驻某省区经理。这个经理很注重团队合作,尤其团队精神至关重要。他认为,营销人没有团队合作,很难出成绩的。所以,驻外人员都是住在一个地方。有一年,企业从内部招聘了一批营销人员,其中小张就是派到该片区。不到一个月,小张结婚了,就把妻子接过来同住。由于都是男同志,所以小张就在外面租房子住,并向李三申请。这种申请,李三只能答应,但内心是十分反对的。小张自己一个人住在外面,一是不好管理,不知小张日常在做什么,毕竟,营销更多的是松散型管理;二是小张成为“独行侠”,与团队割裂;三是以前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这是首例。

小张的行为是严重与领导价值观冲突的做法。而且,不管之前自己在企业呆过多长时间,毕竟重新来到一个新部门,属于一个新人来到新的团队,时间才一个月时间,就做出违背团队意愿的事情,很容易在领导心目中形成格格不入人物。

原则二:不要以为自己业绩很突出。

业绩是否突出,不是自己说的,而是做出来,也是由领导评定的。但是,有的人,往往自认为自己业绩很突出,而且自己把自己评为优秀,那么,容易让领导为难。

企业做业绩考核评定,都会自己给自己机会打一个分。有的时候,自己确实很能干,自认为业绩也很突出,是不是就一定把自己的分数打高分呢?这要看企业文化,尤其中国企业,最好不要把自己打高分了,这样,容易让领导难办。为什么呢?假如说自己给自己打一个高分,那么,领导是怎么想的呢?

一是确实认可自己业绩很突出。那么,领导也就顺水推舟的给你打个高分。但这样不是告诉领导,这本来是我应该得的,只是领导重新确认一下。其实,这已经跨越了领导意志。

二是领导认为自己业绩并不突出,或者不是组织中最突出的。那么,这个时候,就难办了。把个人评定调低了,下属认为领导在否定自己,与自己预期相差很远。再说了,很多时候,工作真的是自己做的吗?成绩真的都属于自己吗?举一个例子,笔者把部门一项工作列为重点,并且要求小李去做这件事情。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小李就是与工作不搭调,不符合要求。在笔者的不断引导和指引下,终于完成了这项工作。此时,如果小李就认为这项工作是在自己手头上完成,成绩自然属于自己,在该季度考核中,自己就应该把自己评为优秀了。那么,主管拿着他的评定分数左右为难了。

三是自己本来就不突出,把业绩评定分打的很高。这是极其不成熟做法,也是自讨苦吃的做法。我听一位主管谈起以前一位同事,在绩效考评中,把自己评为优秀。这位主管就问:“请说说自己评为优秀的依据是什么?”那位同事说:“我不需要说明什么,别人也没有做什么,我为什么不能评为优秀?”

多么荒唐的理由。最后的结果是主管与员工绩效沟通不欢而散。更主要的,这位同事不可能继续呆在这位主管底下工作了。

原则三:不要太固执己见。

有些人有想法很好,但对自己想法太固执就不太好。尤其作为下属,领导把你安排到这个位置,不是让你的想法变成现实,而是要把领导的想法变成现实才是关键。可是,有的人自以为是,结果弄成自己什么都不是。本末倒置是很多人容易犯的错误却不知自己已经犯错了。

有些时候,领导的话并不好直接说明,更不会挑明,而是很含蓄的说一些。如果幸运一点,会遇到好一点的领导,会当面提醒你。但是,有些人很听不懂,更不懂背后暗藏着玄机。

在一次公开竞争上岗中,领导要求要公开、公正和公平。这无可厚非,人事部门也很认真组织。有一天,领导来到人事部门办公室,了解竞争上岗情况。寒暄一番后,对人事部门所采取的方式方法肯定一番,要求要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执行。领导离开之间,刚走到门口,又探头回来,说了一句:“听说小A很不错。”领导讲完这句话就离开了。之后就可想而知,竞争上岗的条件就紧紧围绕小A来做文章,最后,小A顺理成章成为竞争上岗的受益者。当然,领导对人事部门组织工作很是肯定,最主要的是,让有能力、有本事的人竞争到合适岗位。

遗憾的是,有些人并不会听懂领导的话,把个人想法或者私人感情带到工作中,结果并没有按领导意图去办。就以上面一个例子,如果人事部门严格按照所谓的公开、公正和公平来做的话,自然不受领导欢迎。也许一次领导能够容忍,但超过三次,就有可能被炒鱿鱼,或者被打入冷宫。也许自己还浑然不知问题出在哪里。也许还会说,我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为什么会是如此不好的结果。根本原因是自己没有听懂领导的话。

也许有人说,领导应该直接说明不是更好吗?有的东西,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毕竟,很多事情本身就说不清楚,那又如何说明白呢?

 

详细交流请登陆“烟草培训专家互助互学” (QQ群号:179918770

 

 

天下烟叶在云南,云烟之乡在玉溪

家有贤妻,就抽玉溪

住别墅,喝拉菲,抽庄园

 

个人简介:

姚日来,烟草行业十大知名培训师,工商管理硕士,红塔集团战略研究员,现担任红塔集团人才开发管理科负责人,集团管理类首席内训师,《销售与市场》烟草专刊特约撰稿人,烟草在线专栏专家,玉溪顺兴石材有限公司首席管理顾问,浙江省温州亚美信管理咨询公司、新加坡开锐管理咨询公司、深圳协力中兴咨询、北京清蓝管理咨询、昆 明君略咨询、厦门启智管理咨询公司等国内多家机构特邀培训讲师,玉溪聂耳书城大讲坛专家组成员。曾担任清华大学职业经理人训练中心昆明班教练,北京远京管理研究中心培训部主任,西南负责人。有着丰富的企业培训和管理咨询经验,曾为红塔集团、红塔集团楚雄卷烟厂、红塔集团昭通卷烟厂、广东中烟、江西中烟广丰烟厂、江西中烟井冈山烟厂、浙江温州烟草、四川烟草、四川南充烟草、四川内江烟草、四川乐山烟草、福建南平烟草、西藏烟草、红塔铝业、昆明铁路局、云南烟草学会工业委员会、玉溪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玉溪江川烟花爆竹企业、云南省人事厅、云南包装厂、昆明世昌经贸、昆明泰丽国际酒店、河北驼马集团等几十家企业组织内训和管理咨询。

个人专著:

《烟草培训师培训教程》

主讲课程:

《烟草业发展态势与竞争格局》

《烟草企业培训师培训》

《部门主管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与技巧》

《烟草企业文化与执行力》等课程

云南大学、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特邀讲师,主讲《应用心理学》、《人际关系学》、《职业规划与管理》、《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等课程。曾在《销售与市场》、《人力资源管理》、《理财》、《中国驰名商标》、《现代物业》、《东方企业文化》、中国营销传播网、中国烟草在线等杂志网络媒体发表各类文章上百万字,详细了解请“google”或“百度”姚日来。

老师培训联系电话:0877-29686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