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姚日来原创感悟杂谈职业发展人力资源管理 |
分类: 经典文章 |
红塔集团人力资源部
我始终相信,是金子总会有发光的时候。
集团正在紧锣密鼓地向全体职工招聘片区质量总监,有一个人引起我的关注,那就是营销中心的一位同事。为什么会引起我关注,主要原因是我是MBA毕业。我们集团已经举办过两届在职MBA班,一个是西南财经大学,另外一个是人民大学,总共达80人左右。记得有一次我跟同事开玩笑说:“以后介绍MBA毕业,别人都是西南财经大学或者是人民大学,就唯独我是云南大学毕业。”有人听后,就给我纠正说:“还有一位是南开大学毕业,不过你们都是通过真正科班毕业的,他在营销中心上班。”
当时,我只知道还有一个人是科班MBA毕业的同事。
后来,有一位与我一起进来的同事也调动到营销中心,才慢慢了解到这个人的一些情况,总体评价很不错。再后来,从营销中心回来的同事都说这个人不错。唯一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受到重用,但已经进入了关键岗位。
在片区质量总监笔试的时候,我向用人部门推荐了这个人。但用人部门问起是哪个的时候,我很尴尬地说:“我还需要查证一下,不认识。”
于是,我特意在考场巡查了一遍,终于知道了那个人具体是谁了。
笔试成绩出来,科室同事谈起改卷老师谈起一件事情。改卷老师说,有一个人在客观题答卷答得太好了,一问起这个人是谁,才知道这个人的来历。改卷老师不禁感叹道,难怪答得这么好。同事翻卷时,看到改卷老师不禁在卷子上连续写得好几个“好”字。这位老师我接触过,是相当有水平的。能够让老师连续写上好几个好字,我想答卷水平是相当可以的。
这又证明了一个观点,那就是一个人自己一定要行。
当自己行的时候,再得到别人认可,有很多人说你行,那么,发展的机会是随时发生的。毕竟,像我们这样大企业,发展平台很多,只要你行,就有展现平台的时候。
笔试第一天,这位同事笔试通过,当天看到成绩,是排列第一。我内心深处不禁感叹,是金子,总会有发光的时候。
那么,怎样自己才算行呢?
记得看中央电视台有一个节目,主持人采访零点咨询董事长袁岳先生。
主持人这样问袁岳先生:“现在有两个学生到您公司找工作,第一位说我没有工作经验,但是我可以不要工资;第二位说低于1500,我可不干,作为招聘方您会招谁?”
袁岳先生是这样回答:“两个都不要。”
袁岳先生这样解释说:“作为雇主来说,招聘时候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人很多,人才很少。聘用与否关键的问题不在要不要工资,关键在于你拿什么东西跟我谈判。工作经验不是一个完整的说法,关键在于你用什么东西使得你这个能力可以感觉得出来,如果你没有,你可以模拟出一种机制,用这种方法搞出来,如果你想出三个构想出来,企业认为你的构想还不错,构想也值钱。”
笔者以为,此次片区质量总监面试过程中,大家经常谈到营销中心这个人,首先是科班MBA毕业,其次目前已经进入关键岗位,第三,荣获全国卷烟商品员营销技能能手。我想,这些都是可以拿出来值得东西与部门负责人谈判的资本。也就是,作为部门负责人,需要有东西能够让他感觉出来的东西,就是让他觉得行。并不在于自己行不行,而在于你所聘任的企业的主管觉得行。同样,你所竞聘的岗位,也需要上级主管觉得行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