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看签个“道德协议”很必要
中国人爱整热闹事,第一爱整的是媒体。
很久没跟媒体的那些人插科打哄了,这几日耳根发烫,恐那帮小子背地骂人,拿定主意今晚约来开个批斗会。
受邀者中有一早些年与俺一道立志爬遍高山、登遍海岛的家伙,如今已是一著名大报老总。谱随官长,靠,见惯了,有备在先。择一盛得下他的酒店,候着。
来了,还那副球样。“少摆阔,上黄瓜、花生,开喝”,这词在这主嘴里二十年没变。
三杯酒下肚壮胆,俺开骂。你说你们这些个鸟报,办得是个嘛?针尖点事,你把它烘成个棒锤还不中,非得整出个航空母舰来。瞧瞧,总编没变,狗腿子弄一堆蠢货,弄点深度吧,一弄一坑;弄点煸情的吧,一弄一娱,咋整?
NND,你小子一损一片,拿实货来。靠,老总有点急。俺不怕,拿就拿。
咱就说昨天,成吧?人家河南省慈善总会推出一份“道德协议”,想让受到资助的贫困学生具备回报社会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被你们炒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前天,湖北5名贫困生因不知感恩被取消受助资格的事儿,也让你们搞得血乎乎的。老子有一万个不明白,凭什么呀?
“道德协议”要求受助方“知恩图报”,给捐助方有个交待,既是义务,更是道义上的责任,这有什么错呢?老祖宗都说:“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花是送出去了,手里不是还留着香味吗?
湖北襄樊那5个贫困大学生接受慈善捐助后,一年多未向捐助人表达过谢意,连一封信也没写过。捐助者感到寒心,打算取消对其资助,俺看不过分,该。就你们鸟媒体看着不顺眼?怪哉!
您说说,这慈善行为,既然是非政府行为,不是义务要求,全凭觉悟,要求受帮助的人有感恩之心咋啦?依俺看,这是起码的礼貌,是对爱心的起码尊重,道一声感谢能有多难?行善的有多少是富翁,像俺这种靠工资吃饭的,紧巴巴地挤点给你,要个谢字也不成?没错,做好事不留名高尚,可做了好事希望得到受益者的感谢,也不可耻,也不算大逆不道吧?
俺不说别人了,就说俺俩吧,十四年前俺们一起去西藏,回来后吃饭时,你个鸟人闹腾着说咽不下去。俺知道你心思,俺挑个头捐助了十个失学女童,你和俺各掏两千块。人家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不是把孩子的名单一个一个送来的么?隔三差五你就问情况,孩子们给你写信汇报学习情况时,你美得不行呢!这是什么?这也叫图报。
是呀,那十个孩子怎么着了。你问俺,俺问谁去?怎么样,你也有疑问不是。眼看老总让俺拉一阵营了,借机开骂升级。你瞧瞧你们这两天都发的啥球文章,大棒乱舞,苛刻善人善事,纵容弱者不德。没准你那堆小编、小记中就有当初受资助的,变态了,才登如此倾向严重的民粹主义文章的。我看,不光受帮助者签个协议很必要,报社的老总率小编、小记与俺读者签个道德协议更必要!
靠,你小子是TMD啥东东?忒损!老总恨恨地骂道。少倾,更一声叹息:难哪,现在的孩子不学业务啊,能把版给你拼起来已经不错了呢!狗日的,那要你老总干球。此话到嘴边,没敢说。
批斗会开得热火朝天,简直想逼老总下野似地。席将散,老总连叹:狗日的,原来是鸿门宴。俺也大叹:酒是好东西啊!
酒后回家俺就在想,靠,俺来帮你组组班子。该让你这总编当社长了,由西岩去当总编,天天看大样,偶尔写写诗,最好连每日的“总编评报”也用诗来写,让小的们琢磨去;娴雅嘛,弄个副总兼摄影部主任,工资嘛只领一份,补贴进差旅费和买胶卷的开支了,既是用其所长,也照顾了她爱玩;采真嘛,文字老辣,就分管评论部,写写社论什么的;片儿嘛,当个副刊部主任先委屈着,把相声、笑话、小品,还有评弹,全整上再说;东山,就管管经济版和发行什么的,看看能不能激励他捐园子的心,要能,就派春水去那边,开辟第二阵地,省得她老在深圳那地发牢骚;毛毛嘛,也用其所长,喜欢西洋味,就派海外记者部当主任去,没准下回布什接见哪国元首的新闻也能用诗歌写回来。对了,临走时,西岩别忘了让她带上“全自动作诗机”,海外新闻多,别把孩子累着了。如是组合,这报准有治。俺这与封官许愿无关,举贤不避亲嘛!我呢,不加盟,一边看着,当忠实读者,天天瞅着报纸乐,时刻保持个批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