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有些拗口,认识那个隽秀、活泼的小英子,是因为她的叔叔H君,我们一起读书十多年,又工作在同一个城市,就那么手挽手,奔走在人生的旅途。
七、八年前,我俩春光无限地相约回了一趟老家,记住了小英子。那时,她刚读小学,当我们漫步在林荫中,畅快地晾晒乘风的日子,当我们静坐在小溪边,认真地翻检波浪的岁月,小英子总是若有所思地看着我们。那眼神,让人听到种子的呼唤,秧苗的挑战。回到都市,忙碌吞噬着记忆,浮躁涂改着感动,小英子的那眼神,就那样悄然淡去了……
昨晚,才吃罢晚饭,H君来了,他说他刚从老家回来。脸沉沉的,冷峻得让人透不过气来。谁想,他给我带来一个沉重的故事,砸得人生疼,而故事的主人翁,恰恰就是那个小英子。
小英子是家乡学校里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没想到,今年高考她会因3分之差而落榜。落榜后的小英子象是生了一场大病。看着整日愁容不展的小英子,做父亲的呆不下去了。他去学校打听,看有没有其它办法。学校的回话也简单,要上学也可以,但要交八千块钱。
八千元,对一个靠天吃饭的农家人来说谈何容易,回到家里,小英子父母一商量,卖掉了长势看好的猪,卖了耕地的牛,还是只凑了五千来块钱,远不够小英子上学的费用。邻家二爹看不过了,慷慨送来三千元,并声言这是倾尽积蓄,看准了英子这孩子是块料!
在农村,借钱与人,很难。英子的父母接下这烫手的三千元钱,不禁热泪滚滚。做父亲的头也没回,直奔学校,换来了英子的入学通知书。可到了晚上,英子的父母却为这三千元钱,怎么也无法入睡了。他们算了笔账,这三千元需要省吃俭用四年才能还上,如果小英子大学毕业了,找不到工作,这八千块钱岂不是打了水漂?再说邻家二爹拿出这三千元钱,眼瞅着秋上要种麦子,买化肥的钱从哪儿来?思来想去,觉得英子上这学不值!等不得天放亮,英子的父亲就唤起梦中的女儿,把那张入学通知书索要回来,直奔学校换回了那八千块钱。小英子被父亲突然的举动,弄得傻了半天,等清醒过来时,已是泪流满面。
小英子是位讨人喜欢的孩子,庄上有路子的三伯介绍她去了苏州的一个玩具厂。于是小英子成了打工妹。分别时,小英子面对父母,竟没说一句话,听任母亲一个劲地叮嘱一到苏州就给家里报个平安的说道。
小英子一走就再也没有消息,眼瞅着一个多月过去了,英子母亲沉不住气了,从箱底给英子爹拿出点盘缠,让她去苏州找英子。
父亲循着三伯给的地址找到了英子。英子没有丝毫的变化,大都市并没有让她松弛下来,相反,似乎比落榜是更加落寞。父亲看在眼里,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回程,去车站的路上,父亲摸摸口袋,留下路费,花了五角钱给英子买了根冰棍。
父亲回到家里,连着几天总是闷闷不乐的。晚上一闭上眼,就能看到小英子那张忧郁的脸儿。一天,下田回来,邮差送来一张汇款单,神情很古怪。英子爹接过来一看,竟是五角钱的一张汇款单。再看看汇款留言,一片空白。那一小片空白像迎面而来的洪水,一下子把这位朴实憨厚的父亲击垮了。
H君说到这,已是泪眼模糊。来客人一向不介入的妻子,悄悄地从里屋走出来,从她红红的眼睛看,想必她已经听了好长时间了。她递给H君八千元钱:“这钱是我们捐出来的,不需要还,我们只想听到小英子的好消息。”妻子的举动让我感动莫名。
H君虽与我莫逆之交,但我们之间从没有金钱往来。这次,他虽涨红了脸,可也没有推辞。送H君出门时,天空飘起了小雨。不知怎的,竟不想回转。走在雨中,任点点雨丝浸湿心头的灼热。我不知道小英子会不会复学,也无法推测这八千元钱是否能激起英子某种情绪。我在心里作了许多种假设:假如先前那三千元,英子的父亲不执拗地还掉,假如英子的父亲原本就没有去凑够那八千元钱,小英子打工挣的钱会不会再用来读书?小英子的父亲看到那张五角钱的汇款,是否能让小英子回家继续上学?……今天,这八千元似乎来得太容易,小英子你还会是那个“我要读书”的高玉宝吗?假如你真的花上这八千元,毕业了真的找不到工作了,英子,你会怎么办?
雨在空中飘洒,宛若缕缕的云烟弥漫在静静的夜里,我的心却被这雨水洗刷得如此通透,一片空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