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三十斤糯米(最好用百色的香糯)在包粽子前十分钟用清水洗净就行,不需要提前用水浸泡,否则大米膨胀了,在包的时候可能粽子的外形。洗净的糯米趁表面还有水分,撒一点盐拌匀,让糯米也有一点味道。
4、这就是广西包粽子用的粽叶,生长在地里的时候是这样的
5、粽叶可以直接去地里割,也有这样一捆一捆售卖的,一捆80或者100张。家里包的粽子一般一个半斤糯米,每个粽子用2张大的粽叶或者4张小的粽叶。根据要做的粽子的数量大概预估一下粽叶就可以了,粽叶也不贵。
6、粽叶按这样的位置摆放,叶背一侧朝上,两张中间要交叠。如果粽叶比较大,用2张就行,这个是用了4张。
7、舀一勺糯米放到粽叶的正中间,中间可以稍微挖一个窝,方便后续放肉
8、在糯米上盖上一层绿豆
9、在糯米绿豆中间放上一块五花肉,注意宁愿用小一点的几块肉组合,也不要放太大块的,否则会包不住
10、在五花肉上盖上绿豆,这时候已经像一座小山了
11、最后就是盖上糯米了,糯米要将绿豆都盖住哦
11、将两侧的粽叶翻叠过来,完全包住糯米绿豆。一般的手法是先堆叠好一头,然后将粽子稍微立起整形,再完全包好。不然先两侧再两头,有可能在整理过程中就露陷,掉糯米了。
12、初步整形好的粽子是这样的,用剪刀将长出来的粽叶梗剪掉
13、然后就是最难的包裹过程了。传统是用稻草,但是家里有时候也用棉线,这样更好操作。简单来说就是棉线先绕着肘子一圈然后打一个死结,注意棉线短的那侧要比肘子的长度长一点,长的那段要足够绕几圈的长度。然后是短边固定不动,长边绕过肘子,绕一圈就和短边打一个活结,一直到全部捆扎进去。这次没有拍过程,可以看之前我发的那篇《回味无穷的沙姜白切猪手》,稍微形象一点。
14、捆扎的时候注意要拉紧棉绳,一定要扎紧,不然熬煮的过程中会松散。最后留一段绳子头尾相连,这样可以有一段绳子可以当提手,方便将粽子悬挂或者提拿。
15、最好吃的粽子肯定是这样大锅柴火熬煮的,不过一般都没有这样的场地和条件,只有在县城才有机会。将粽子一个个堆叠摆放到大锅里,加满清水,注意水一定要没过粽子的表面
16、接下来就是柴火不停的熬煮4-5个小时,注意久不久看一下水分蒸发的情况,水少了就要加水,确保粽子表面一直是有水覆盖的
17、熬煮4-5个小时后,粽子就熬好了,捞起来晾干。熬煮时间不能太短,否则绿豆还是硬的。所以如果不想熬夜熬粽子,一般都是早上就开始包粽子,下午四五点开始烧水熬煮粽子。
18、刚刚熬煮出的粽子是最好吃的,剪去捆扎的绳子,剥开粽叶,被新鲜粽叶染上些许绿色的糯米大粽就呈现在眼前
19、用筷子夹开,米香豆香肉香的粽子就等着下肚了。绿豆被熬煮得软烂,一抿即化,糯米还保留有原来的样子,但吸收了油脂和绿豆的香味,超级入味和好吃。那股混合着粽叶和香糯的香味是无法比拟的,是食物的美味更是幸福的感觉。
20、表面晾干的粽子在南宁这里常温可以防止4、5天,放入冰箱冷冻就几个月都没有问题。一般可以重新入锅加水熬煮加热,也可以将粽子切片,入锅加油香煎,也别有风味。
三、超级啰嗦
1、在南宁,最传统是必须是绿豆肉粽,那些加了板栗、香菇、虾米等各种食材的,都不是最原始最传统的味道;
2、因为糯米、绿豆和五花肉都要提前浸泡和腌制,做粽子至少要提前2天准备
3、家里一般做粽子一次都是用30斤的糯米,配上10斤绿豆、10斤五花肉,简单来说比例大概是10:3:3。喜欢吃绿豆的家庭可能会用到5斤左右的绿豆,五花肉也可以稍微多一些,4斤这样也可以,不建议减少五花肉的份量,否认熬煮过程中油太少,糯米和绿豆不够油润。
4、南宁这边做粽子的各家有各户的味道和方法,大小也有差异,一般一个半斤糯米左右的比较合适,太大的家里人少吃不完,太小的两口就吃完了不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