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高铁上到贺州的行程中,有一首原创MV,好像是坐着高铁去贺州,意思就是接着歌曲和画面介绍了贺州的风土人情,但,似乎没有什么和美食有关的介绍,又或者有,我忘记了。
我只记得,贺州除了贺州,特色的美食就只有马峰凉粉,牛肠酸。
先说说凉粉吧。
这里说的凉粉,不是按字面理解的凉的米粉,我要说的也不是百度百科主要介绍的那种四川的用豌豆做出的凉粉。准确来说,我要说的凉粉,是广式凉粉,主要食材是凉粉草。一般分为黑色和白色透明两种。据说用新鲜凉粉草做的叫白(青)凉粉,干凉粉草做的是黑凉粉。具体的把凉粉草制作成凉粉的过程我没有试过,只试过用超市卖的袋装粉末,加水制作的那种。记忆中,黑凉粉有淡淡的凉粉草的香味,和龟苓膏长得很像。白凉粉就只是透明的,闻起来没有什么味道。相比而言,黑凉粉软韧,白凉粉透明。
马峰凉粉,就是白凉粉的一种,下面这碗。

马峰凉粉的位置在贺州沙田镇马峰村,也因而得名。就是下面的这个铺面,简单,很简单。

记得朋友第一次提到这个马峰凉粉的时候,没有想明白这个凉粉是什么样的,去了看见才把这碗凉粉和记忆中的白凉粉联系在一起,只是多了一颗酸梅而已。

可就是这样一碗看起来平淡无奇,似乎吸引眼球或者注意的只有一颗酸梅的马峰凉粉,在大夏天却是消暑降温的良物。

还有店里自制的各种酸,真是小时候的各种回忆。

一碗酸料,外加一碗晶莹剔透的酸梅凉粉。一口下去冰凉爽滑,冰冰的凉粉让夏日的高温好像降了几度,加上酸梅和各种酸料的酸味,刺激唾液,好像食欲都增加了不少。

美食不需要大鱼大肉,不需要名贵奢侈,其实有时候,简单也可以很美味。
一开始,想吃马峰凉粉只能驱车数十里到马峰镇,前几年,分店开到了贺州市区,就在贺州市中心南宁百货后门侧对面吗,名字好像是叫太原堂马峰凉粉。
我总记得拍了门面照片,虽然是在晚上黑乎乎的环境下,可是写博的今天怎么都找不到照片了。好吧,反正我也不认识贺州的街道,都是朋友带去的。就留个位置信息,需要找的人再问路吧。
开了分店的马峰凉粉,好处就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去品尝,而且在炎炎夏日,还是可以吹着空调吃凉粉的,环境好了很多,而且多了很多品种。光是凉粉,就在原来酸梅凉粉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花样。

那次去,我们就点了几个不一样的品种。最远端那碗花花绿绿的,好像是水果清补凉

还有这个,柠檬凉粉

可是我独爱的,还是这个最简单,最原始的酸梅凉粉

可能对于当地人来说,酸梅凉粉吃了,偶尔换换口味挺好。但是对于我这种远道而去的吃货来说,最地道的才是最好的。
马峰凉粉,就是这个味。酸酸甜甜,冰冰凉凉,夏天来一碗,真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