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行慢记·4 --- 富饶美丽的丹巴(一)

(2007-07-13 13:11:33)
标签:

旅行/见闻

丹巴中路

梭坡

分类: 陌路行摄
    丹巴在大渡河的上游,是由丹东、巴底、巴旺三个土司管辖地名翻译而成的县名。丹巴藏族属嘉绒支系,是藏区里的农业区,藏民称为“绒巴”——农区人。丹巴人讲藏语,但在丹巴的农区、牧区、县城和美人谷(巴底)地区都讲不同的藏语,因为藏文是拼音文字,丹巴地区没有藏文字,不会写也不认识藏文,所用的文字都是汉字。只在寺庙里才有藏文的文字和经书。

    嘉绒藏族信奉本教(黑教),是藏族民间自发的宗教,也是藏传佛教的根基。丹巴的藏寨和服饰及饰物,都与其他藏区迥然不同。

    丹巴大体可以从五个方面去感受。

    一是古碉群和古人类遗址部分,代表地区是中路和梭坡。

    二是嘉绒的藏寨,以甲居为代表,已经作为丹巴旅游的品牌来开发了。游遍丹巴便会觉得实在没有必要买门票特意去看那一片的藏寨,漂亮房子随处可见。

    三是嘉绒藏族的风情,主要是巴底美人谷的选美和庆典活动,美人谷的选美绝不亚于现在的超女之PK,只是要选对了时间,不然只能在老美人的寨子里吃吃香猪腿了。

    四是宗教文化的探寻。每年藏历七月初十(大约公历八月中下旬的时候),墨尔多寺庙的活佛生日。嘉绒藏区的人们都要转山朝佛,墨尔多神山周围极其热闹。

    五是丹巴的自然风光,主要是河谷、草原。以牦牛谷、党岭和莫斯卡为代表。丹巴的自然风景非常漂亮,只是美景地方大多交通不便,而且生活条件异常艰苦。无限风光,旅途艰难。

  

 从中路到梭坡

 

    中路离县城10公里左右,来去方便。也是丹巴四季都能看到风景的地方。因为海拔低,农作物产量丰富,中路一带的农民都很辛苦,多数时间都在田间劳作,风景和风情只能自己看。要是能碰上了吃旅游饭的藏族生意人,观光会别有一番滋味的。

    神山照耀,视野开阔,果菜飘香。没有牧区和草原上的随风舞动的经幡,云雾里的寺庙隐隐的有一丝神秘。

 

    神山脚下村庄

 

西行慢记·4 <wbr>--- <wbr>富饶美丽的丹巴(一)

 

    麦田守望者

 

西行慢记·4 <wbr>--- <wbr>富饶美丽的丹巴(一)

   

    千年碉楼和千年粮田,中路富饶而辛劳。

 

    清晨的浓雾

 

西行慢记·4 <wbr>--- <wbr>富饶美丽的丹巴(一)

 

    环绕神山的浓雾,每一天都是清新和美丽。

 

    中路藏寨

 

西行慢记·4 <wbr>--- <wbr>富饶美丽的丹巴(一)

   

    中路寨子是丹巴各地寨子中最宏大的。可能不是最美丽的,但是门窗宽敞,土石坚固。

 

    碉楼人家

 

西行慢记·4 <wbr>--- <wbr>富饶美丽的丹巴(一)

 

    中路的碉楼都有编号,这家是6号碉楼,是中路惟一可以登楼的古碉,收费5元。主人家一直忙着手里的农活,任由游客自行登楼,没有太多的言语,甚至搞不懂他们是喜欢来客还是不喜欢。主人家的小孙子,也自顾自地玩着刚刚收割的麦子,既不添乱,也不在意客人拍照。来的人多了,从屋顶登碉楼的木梯旁,多了一份提示说明,这私家导游提示是画在墙上的。应该是主人家独眼儿子的作品了。

 

     登楼木梯

 

西行慢记·4 <wbr>--- <wbr>富饶美丽的丹巴(一)

 

     碉楼主人

 

西行慢记·4 <wbr>--- <wbr>富饶美丽的丹巴(一)

 

    小主人

 

西行慢记·4 <wbr>--- <wbr>富饶美丽的丹巴(一)

 

     私家导游提示

 

西行慢记·4 <wbr>--- <wbr>富饶美丽的丹巴(一)

 

    主人家独眼儿子自学得一手好画工,藏式家具看重的就是木工和画工两样。木工做好家具或雕刻,或彩绘。一点一点细心打磨才有光彩夺目的器物。

    藏式家具最典型的应该是藏床,而最眩目的当属经堂。

 

    藏床

 

西行慢记·4 <wbr>--- <wbr>富饶美丽的丹巴(一)

 

    经堂

 

西行慢记·4 <wbr>--- <wbr>富饶美丽的丹巴(一)

   

    中路有两个寺庙,不是统一教派,但却相邻而建,相安无事,这大概就是藏民的胸怀。

    沙拉科寺庙主持外出学习了,只有一个义务看门人,每天点灯敬水。

 

    沙拉科寺庙

 

西行慢记·4 <wbr>--- <wbr>富饶美丽的丹巴(一)

 

    寺庙的经轮

 

西行慢记·4 <wbr>--- <wbr>富饶美丽的丹巴(一)

 

    佛在心中

 

西行慢记·4 <wbr>--- <wbr>富饶美丽的丹巴(一)

 

    中路村交通方便,村里也富裕。村上的小学新修了教学楼,娃娃们脸上都带着笑,他们对每辆经过的车子都会敬礼。

 

    中路的小学生

 

西行慢记·4 <wbr>--- <wbr>富饶美丽的丹巴(一)

 

    中路人家喜欢晒猪肉,丹巴的香猪腿是出名的。而富裕人家年年都有吃不完的咸肉,你绝对想不到他们吃不完的咸肉用来做什么?喂牛!!

 

    喂牛的咸猪肉

 

西行慢记·4 <wbr>--- <wbr>富饶美丽的丹巴(一)

  

    中路还有一个不解之谜,石棺。这些在土石中间的石板洞洞是如何建成的,无人能解释。而其中安卧的是何许人也,更是不得而知。

 

    石棺

 

西行慢记·4 <wbr>--- <wbr>富饶美丽的丹巴(一)

  

    中路山坡对面,面向大渡河的就是梭坡了。从中路到梭坡其实可以翻山的,一山双面,不同风景。因为懒惰,我是坐车去的,转山只用了20几分钟。

    梭坡的古碉比较集中,有“千碉之国”的称谓。古碉有三角的、四角的、五角的、八角的、十三角的。其中八角碉楼是土司独有。高高低低散落在山林之间,没有人知道他们如何建造的,千年风雨而不倾斜或者倒塌。

 

梭坡

西行慢记·4 <wbr>--- <wbr>富饶美丽的丹巴(一)

   

    古碉

 

西行慢记·4 <wbr>--- <wbr>富饶美丽的丹巴(一)

 

    山顶古碉

 

西行慢记·4 <wbr>--- <wbr>富饶美丽的丹巴(一)

 

    不倒的古碉

 

西行慢记·4 <wbr>--- <wbr>富饶美丽的丹巴(一)

 

    这些高高在上的古碉,是拉近镜头拍下的。站在山下仰望时,除了感叹先人的智慧,还有一份对这千年不变的“坚持”的敬畏。

 

推荐阅读:和喇嘛有关的风花雪月

推荐阅读:鲜水河畔有道孚(三)

推荐阅读:老村拾遗·爨底下和它的邻居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