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景人生学)舍弃是一种勇气与境界

(2020-03-21 09:53:10)
标签:

人文/历史

文化

分类: 史论/随笔

             舍弃是一种勇气与境界
         人是贪心的,我们总是习惯于获得,总是不甘心放弃,这是人的本能。舍得,有
舍才有得。
          人生的一切烦恼,归根到底就是在生活中没有不会取舍,使身心背负着沉重的包
袱,因而生活也变得越来越累,越来越辛苦。“智者无为,愚人自缚”,人通常喜欢给自己
的心灵套上枷锁,精神添加压力。所以说舍,不仅是一种解脱的心态,更是一种清醒的智
慧。不管境遇如何,请放下昨日的辉煌,放下昔日的苦难,放下所有束缚你的包袱。放下
了,你就会有顿悟之后的豁然开朗,重负顿释的轻松,云开雾散后的阳光灿烂。
人往往拥有的越多,烦恼就越多。因为万事万物本来就随着因缘变化而变化,我们却
试图牢牢把握让它不变,结果自然没有人能做得到。人生的道路上,很多人都有贪得无厌
的心态,俗话说得好:“欲壑难填。”自古以来,人们都有着对金钱、美女、权利等一切美
好事物的向往,它犹如滔滔江水,在人们内心深处澎湃,因小失大的事情,使自己遗憾终
身,正因为有这样喜贪的毛病,反而失去了太多,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只有学会放
下,你才能够腾出手来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舍是一种智慧的选择。处事时,该放就放,该断就断,不要因小失大。放下是一种随
其自然的心态,人生总是在取舍之间,面对不同的选择,应该学会放弃,学会满足,这是
智者的心态,是成功的阶梯。人只有放下生活中不必要的东西,才能迈出洒脱的一步,活
出自我的风采。
        忧虑来自内心,一切的烦恼都来源于自身。人生路上会遭遇到许多不幸,挫折,失
败,打击,痛苦,孤独等,当你放下这一切时,心灵就会得到解脱,该放不放,必是大
患。同时放下不等于放弃,只有懂得衡量事物间的利弊得失,不过于强求自己,不过于委
屈自己。一味地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但会迷失自我,也会徒增烦恼。可见放下是为
了更好地选择。
        我们不快乐的原因,就在于我们不知如何放弃。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事而烦恼,带
着烦恼去忙碌,必然会因为分心和消极情绪而影响我们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事实上,我们
担忧的问题通常并不会像我们担忧的那样发生或带来不利影响。既然如此,又何必让这些
困扰着自己呢?何不放下,全心地投入到生活与工作中,不为这些因素影响呢?
在人生路途上,我们要放弃沉重的欲望,放下过度的需求,舍弃不必要的执着,还
自己一片纯净的天空。修习佛道的人如果不能放下七情六欲,就无法修习到博大精深的境
界。只有懂得放下自我,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谛。
         “当断不断,反被其乱。”我们应该保留生命中最纯粹、最有价值的部分,放弃累
赘,调整心态,这样才是最好的选择。在当今社会,想要找一个理想的职位并不容易,除
了与整个客观环境有关外,也与许多求职者心态不稳有关,即好高骛远、自命清高,大事
做不好,小事不愿做,满腹牢骚,虚度了许多好时光,人生短短数十年,转眼即逝,一旦
选准了目标就要追求。但是,当目标不适合自己时,应果断豁达地放弃,懂得以理性来面
对一切,这样才能够柳暗花明。懂得放下执着,才能获得新生力量,才会赢得更多的回
报。放下是另一种方式的拥有,学会了放下,就是成全了自己的幸福。曾有人说:“世事愚
人,追逐功名迷本性。云山忘我,抛开得失现天真。”
         人世纷繁,法事俗务,名利地位,私心欲念,声色犬马,该放下的就得放下,什
么都抓在手里,其实是累赘。不少功成名就之人,或捐资济世,或甘于淡泊,既能入世,
又能出世,勇于并舍得“放下”;他们在“放下”的同时,其实已获得了意外的幸福,这种幸
福或许是无形的,却是隽永的,更高层次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屠刀是什么,就是人的欲望,贪,嗔,痴,如果能放下这
些念头就能成就佛果。
        一般来说,心胸狭窄的人总是喜欢为难别人,他们不愿意帮助别人,也不宽容或原
谅别人。有时乘人之危,抓住别人的把柄不放,洋洋自得。其实,将个人的恩怨放下,宽
容别人,不难为别人是一种美德。但有些人并不注重这种美德。这种美德能够感化人,提
升人们之间互助亲善关系,使社会形成一种宽厚、达观的向善风气,小人就不会产生,阴
暗的东西就会少一些,当自己有了不幸的时候,也容易得到他人的帮助。
         人的一生,要历经千万门坎,打开的大门并不完全适合我们的躯体,有时甚至还有
人为的障碍,我们会经常碰壁,或不得不伏地而行。因此,要学会低头,不逞匹夫之勇,
胳膊拧不过大腿,该低头时就低头,巧妙地穿过人生荆棘,这既是人生进步的一种策略和
智慧,也是人生立身处世中不可缺少的风度,同时,这也更是一种修养。
          现实生活是残酷的,很多人都会碰到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有时候,你必须面对现
实,学会低头示弱,说得俗点,也就是该低头时就要低头。要放下所谓的“面子”和“尊
严”。低头是一种智慧和勇气。要知道,敢于碰硬,被视为有“骨气”。若一味地有“骨气”,
到头来,不但会被拒之门外,而且还会被“门框”撞得头破血流,元气大伤,有些人会因此
而一败涂地。正如我们去旅游时穿过山洞时该低头就低头,该弯腰就弯腰,低头更好走
路,弯下腰来避免磕碰,走得过去又一胜境,这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智慧,也是一种积极向
上的人生态度和境界
        放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现在我们往往明白书中所说的道理,但不按
照道理执行。我们固执、偏执,甚至是一味地偏狭的进取,一味盲目的进取或前进总是有
太在乎而患得患失的心态,好比我们不愿意让别人觉得我们平庸,不甘心让竞争对手超越
我们,不好意思让别人察觉我们个性中的软弱。 所以我们越努力,反而越容易不快乐。甚
至,我们不能从容的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我们自己掉进了自己偏执的怪圈,简直无法自
拔。
         我们的生命不能消耗在紧张焦虑的奋斗上,不能消耗在讲究速度和打拼的漩涡
中,不能消耗在竞争、争取、拥有和成就上。学会放手、学会放下,也许你就会发现其实
任何事情都要不同的解决办法和不同的体会。有时候我们不能承受考验和失败,因此我们
常常感到不安全,感到内疚,感到心中阵阵恐慌,这一切全是因为我们没有放下,所以,
大家学会放手和放下,让自己身心放松,让自己的人生更快乐从容。这时你会发现人生其
实真的是美好无限,充满魅力。
          放弃是一种人生境界。佛家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老子的道德经阐述的“色多而目盲”意思也是颜色多了,就不知道该选什么颜色了,所以就像瞎了一样。两者在向我们讲述着修身的境界要清心寡欲。灯红酒绿的世界会遮蔽我们那颗简单的心,使我们产生无穷无尽的欲望,渴望获得所有美好的事物,于是人们开始执着于追求注定无法获得的东西,追求力所不能及的美好,这种执着,变成了痛苦的根源。只有适时放下,才能引导自己走进一个新的精神家园,不在受种种牵
绊而失去那本该挂在脸上的笑容,这时候,我们才能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