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与运城(1)运城人郭璞注《山海经》

标签:
郭璞运城《山海经》山海经传《葬书》 |
分类: 史论/随笔 |

《山海经》与运城(一)
运城人郭璞首注《山海经》
郭璞,东晋训诂学家,河东闻喜人(今山西运城市闻喜县),郭璞死时只有四十八岁,却注释了《山海经》、《穆天子传》、《周易》、《尔雅》、《辞海》、《楚辞》等大量先秦古籍,而且善写《游仙诗》,在道学、易学研究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在《搜神记》上有他撒豆成兵的记载。
郭璞著有的《山海经传》(含注,十八卷)、《山海经图象赞》(二卷)、《山海经音》(二卷),共二十二卷。郭璞还在《山海经传》前作序,中有“世之所谓异,未知其所以异,世之所谓不异,未知其所以不异。何者?物不自异,待我而后异,异果在我,非物异也”,金琥珀认为,这是所有喜欢《山海经》的朋友们,看待其中之异物异人、异兽异木的一种积极的心态。后人把《山海经传》十八卷与《山海经音》二卷合并,归为《山海经传》,十八卷,成为后世诸本《山海经》的祖本,而之前诸多版本的《山海经》,特别是古本《山海经》,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郭璞的《山海经传》注重音注和释义,而且十分有学者风度,知道就知道,不知道的就云“不详”,而不妄下结论,误导后人。
因郭璞是最早的注释者,所以其所注的参考价值很高。郭璞的《山海经图像赞》,金琥珀认为一是来源于古时的《畏兽图》,二是来源于郭璞的自画图,而不是《山海经图》,不管金琥珀推论准确与否,如今只有《图赞》留存,而图失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