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易经

标签:
黄河文明文化 |
分类: 华夏文化 |
孔子最推崇《易经》,也是研究《易经》最深入的人,所以要研究孔子,如果不懂《易经》,那么对孔子也只能是知其皮毛,因为《论语》可以说是《易经》的姊妹篇,二者都和孔子及其弟子密切相关,其中《论语》偏重人性,《易经》更偏重智慧。
《易经》是群经之首,是中国典籍之冠,是中国哲学之父,是中国文化的母亲河,诸子百家的上源,这么重要的一部书,我们能不讲么?我还要说:一部《易经》治天下,其实《易经》的道理,几千年来已经在治天下了!
中国的《易经》与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印度的《吠陀》,号称世界四大元典,对人类文化都产生着巨大影响。
《易经》文化,是中国历史上历时最长、影响最深、流传最广的文化现象。中国的思想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孔子、老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荀子、孙子思想百花齐放;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影响深远。然而诸子百家思想、“四书”的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上源于“五经”的,即《诗》、《书》、《礼》、《易》、《基秋》,其中,《易》尤其是先秦思想文化的源头。
《易经》占筮是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记载。易源于筮,《易经》是对古代占筮文化的总结。在古代,主管筮事的就是史吏重臣,逢国家大事则君王自己主持占筮。《易经》中的卦辞和爻辞都是对那一时期中国历史文化的总结。所以,一部《易经》记载着我国夏商周、春秋战国的历吵和文化,我们学习《易经》,其实也就是在学习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周代筮法是《易经》诞生的土壤,对《易经》的产生及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
《易经》在占筮中孕育了预测思想及忧患意识。《易经》在占筮中孕育了古代的预测思想及忧患意识,甚至包括了最早的心理疏导,《易经》的卦辞、爻辞是从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中归纳出来的信息。
《易经》占筮对中国古代哲学思维影响深远。易源于筮,数理源于筮,易的哲理同样源于筮。哲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而占筮是先秦时期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实践。当时,人们的思想是通过占筮来表达的,八卦便是表达筮法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