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河文化)二月河:让文化黄河与自然黄河同时昌盛起

(2008-12-08 19:52:16)
标签:

河东文化

黄河文明

文化

分类: 河东那些事

   

W020080318366773774708.jpg

 

     "这条河的象征意义,除了是自然河,还是人文河,还是中华民族的命根子。如果黄河消失了,那将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悲哀,"二月河凝重地说。

 

     二月河,这是他给自己取的笔名。介绍这个笔名的由来,是从他对幼时一个黄河画面的描绘开始的:小时我就生活在三门峡陕县太阳渡边。太阳从那个地方落下去,满天的红霞把山染成玫瑰色,整个黄河河面上是一道长长的光廊,黄河水从我们窗前"汤汤"直奔而来,像是一河黄金。推开西窗,黄河就"漾"了进来。而黄河波涛发出的闷啸则是大自然最美的天籁

    《康熙大帝》第一部定稿时,他首先想到的就是那条落日映照的二月黄河。黄河到二月凌开,浮冰如万马奔腾,非常壮观。他把自己视为太阳渡的孩子,二月河就是黄河,他以此寄托着自己的理想和希望。"取笔名二月河,是提醒自己任何时候都不要数典忘祖。"

    曾被美国一家机构评为"海外最受欢迎的中国作家奖"的二月河,应约给这个机构题词时,郑重写下了这样几句话:"中国人文之因根,不从地迁,不分时易,不随物化,不以域异,光华神圣永远被之四海。" 二月河解释说,这个"因根"是什么东西,就是黄河文化。

     在《康煕大帝》第三卷中,二月河用了很大笔墨写黄河。为此,他曾认真研读了有关治河史料,对明代治河大师潘季驯提出的"束水攻沙"的治河理念颇为推祟。"我感到,人们对黄河水资源的滥用,造成黄河的干涸。要让黄河重新咆哮起来,我寄希望于南水北调能注入黄河一部分水,才能用水的力量把沙冲下去。"不管怎样,应该以老实、科学的态度对待黄河,这样才能找到更好的办法,否则还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除了黄河的缺水和日益严重的污染引起他的极大忧虑外,现代人对黄河文化知之甚少以至冷漠也让他颇感无奈:不少现代人对自然的黄河不认识,对文化的黄河也不认识。这些年张扬的一些东西铜臭味太重了,黄河是一条非常高洁的河流。虽然含有泥沙,但泥沙是没有化学污染的。我们要在各个方面充分发掘黄河文化,把黄河文化张扬起来。同时,就像黄河要注入新的流量,我们的文化也需要注入更多新的文化理念,使我们文化河流也壮阔起来,这样我们的民自信心也会提高。

    "黄河断流是最让我担心的问题。希望它能壮观起来,重新咆哮起来。"怎么才能让黄河的生命力更强盛,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让文化的黄河和自然的黄河同时昌盛。这是二月河一再发出的呼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